元法”他之前也传给了傅明瑜,即使他现在敝帚自珍不传给杨瑾。
只怕过后,傅明瑜也会偷偷地私下传给杨瑾这门道门秘传的固本培元秘法的。
既然杨瑾早晚都能学会,那不如这时候大大方方的将“听息培元法”传给杨瑾,不仅能落个天大的人情,还能让小师妹傅明瑜也开心。
“三师兄,你还真是出手大方!
就连“听息培元法”这门秘法你都舍得传给杨瑾。
我记得以前我可是求了你好久,你才教给我的,你这次怎么对杨瑾这么好?”
在一旁捡拾地上肉块的傅明瑜虽然嘴上抱怨司徒南偏心,但是脸上的笑容却灿烂无比。
看到傅明瑜这副明着问罪,实则撒娇,无比欢喜高兴样子,这让司徒南更加相信自己从杨瑾这里曲线迂回计策的高明了。
司徒南道:“小师妹,我这不是见你和杨瑾是好朋友,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这么做的。
再说,杨瑾虽然习武时间有些晚了,但他的习武天资也确实不错,把“听息培元法”传给他,也能助他一臂之力,让他早日完成炼己筑基,进入炼精化气。
只是,就是不知道杨瑾你看不看得上?”
杨瑾忙道:“看得上,看得上!我本来就是一个要饭的小乞丐出身,哪里还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司徒大哥能看得起我,传授我如此珍贵的武学秘法,我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舍得拒绝?
如此就多谢司徒大哥了,司徒大哥如此慷慨大方,又一心为小弟着想,杨瑾感激不尽!”
杨瑾一听司徒传授真功夫,立即将手中的活计扔掉,开始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听着司徒南传授那门固本培元的道门秘法。
就听司徒南口中说道:“……所谓听息培元法,乃是根据“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系。”的天地至理所创。
要求练习此法之人,两耳返听于内,听其呼吸出入。
呼吸本求无声,所以听息者,是求其绝利一源,专心养炁。
修行的姿势不限,行、立、坐、卧均可,但求其自然安适,以利人静。”
讲完心法口诀,司徒南怕杨瑾听不明白,于是讲解道:“练习此门秘法之时,要求舌顶上腭。
因人之上限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炁。
所以练功时必须用舌头堵住,如婴儿哺乳之状,同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
之所以微闭,是因为全部睁开容易滋生杂念,全部闭上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于养炁不利。
微闭时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辩请为度。
这时可用前面静功“观光”炼就的自身的“性光”,目光返照。
即眼光观鼻,鼻下观心,心观丹田,观丹田者,观丹田之炁是也。
行功前必须排除杂念,念想不除,无法驭炁。
所谓“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
就是要修炼之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即止,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不久自然心底清静无物。
直至做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程度才行。
如此方可言行炁之法。……”
杨瑾听着司徒南的讲解,按照他所传的听息培元法修炼之法,当即以混元桩站定,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
双手相叠,放在脐下,根据司徒南方才所讲述的“听息培元法”的心法要诀开始慢慢运功。
他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