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因此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并不是啥丢脸的事。
反倒是采访时的言论更丢人。
如果能在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那么无论如何都不会质疑徐昀。
将托纳科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昀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实在没想到对方不远万里跟过来,竟是为了道歉。
不管怎么讲对方好歹也是化学材料领域内的权威资深专家。
所研究的成果也促进了材料的发展。
能如此放低姿态承认自己的过错,也确实不是其他教授能做到的。
真说起来当初托纳科会有那种推测也正常,毕竟是中途从数学转到化学材料,放到正常人身上别说短时间内有所成就,只怕都还处在学习理解阶段。
可偏偏徐昀属于天才中的另类,根本没有办法用常理来推断。
何况他领取阿贝尔奖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固态电池技术。
完全是胸有成竹。
对于托纳科这种老一辈科研人,徐昀还是比较敬佩尊重的。
既然人家做到了这种程度,他肯定不会端架子。
“托纳科教授言重了,化学材料领域可不单单只有固态电池材料。”
“有很多地方我还要向你请教呢。”
快速起身重新招呼托纳科坐下,并开口说了这么句符合实情的话。
双方讲到这种程度,自然都心照不宣的不再提起之前采访的事。
接下来伊万也有些迫不及待,想着尽快完成采访省得耽误下期杂志发表。
在这种情况下徐昀倒也比较配合,当即便把此项目的另外两个人喊了过来。
当伊万和托纳科得知那么大的研究成果,加上项目负责人就只有三个人后,整个人的表情直接僵住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只有三个人便彻底解决了全固态电池技术嘛。”
“真是不可思议。”
面对自然杂志主编和行业权威的称赞,万晓勇和卢毅可不好意思往自己身上揽功。
连忙开口说出真实情况。
“我们只是担任徐总的科研助理而已,整个项目和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徐总完成的。”
此话一出更是让在场其他人呆若木鸡,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到了这个时候徐昀倒也没有故作谦虚,脸上堆出笑容提醒了伊万一句。
“伊万主编,我们可以开始采访了。”
“好。”
“好的。”
被这句话惊醒的伊万,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连续回答了徐昀两声,急忙把目光放到旁边的朱莉身上开口吩咐。
“赶紧布置器材设备。”
“是主编。”
随行担任助理的朱莉,闻言不敢有任何迟疑,连忙行动起来。
因为自然属于期刊杂志,采访是以文稿形式呈现。
基本就是询问下项目研究中的心路历程,并不涉及具体的技术数据。
整个项目组就只有徐昀和卢毅以及万晓勇三个人。
人少采访起来倒也轻松,大概只花费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便采访结束。
期间徐昀还特意展示了实验室内的电池样品,以此作为封面。
采访结束后伊万只想赶紧在期刊上刊登,因此没有留在京州市多长时间便匆匆返回。
倒是托纳科多待了几天,和徐昀讨论起材料化学中的内容知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