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坑坑挖挖。
鬼方宗指着他们古树簇拥中的巨石,脸色阴沉起来:“我们把所有宫殿都搜查了一遍,其他宫殿除了历代皇帝的神像,就是神佛塑像,也没什么特殊机关,唯有这个巨石人头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神农峰的云层原本杂乱无序,我们挖开封土时,石像忽然剧烈松动,恢复平静不久,云层有一瞬间好像水中的涟漪荡漾开,一眨眼功夫就消失了。”
罢,鬼方宗拿出他们拍的挖掘巨人头的照片,岳观潮接过照片仔细看。
这些照片中,人头巨像周围的泥土已经全被挖开,看深度至少有十几米,哪怕是已经挖了这么深了,都还没能挖出巨像人头。
鬼方宗继续道:“当时,我们十几个人朝下又开挖了十几米,发现这石头不但没有缩,反倒体积大了很多,结合我们挖开的泥土来看,刚好是巨石人像的脖子和肩胛骨。”
“根据有经验的匠人推断,我们现在看到的巨石人头,不是单颗人头那么简单,应该是一整个巨人石像,只不过巨型人像脖子以下被埋了起来,看起来像巨型人头立在院落。”
岳观潮继续查看他们开挖巨型头颅的照片,哪怕把泥土朝下挖掘十米,也只是挖出了巨人心口的位置,这个石像想要完全挖开,至少要往下挖掘近百米。
这,也就代表,眼前的石像至少有一百五十米高!
宋思媛在笔记本上勾画出头颅,按照石像的头颅高度,再估算全身的高度,结果有些意外:“那,按照头颅的比例,石像的高度大概在百米之间!”
鬼方宗点点头:“匠人给出的也是这个尺寸。”
徐侠客听得满头雾水:“那可就奇怪了,这里要是平地还好,神农峰可是门户最高峰,谁能把一个巨型人像抬升到这个位置,哪怕是把石像拆分成块,想要在这山上组装也是不太可能吧。”
宋思媛松松肩膀:“更奇怪的已经不是石像尺寸,而是这石像的用途,这座最高的夯土台也就四五十米高,这意味着,哪怕把夯土台全给挖开,也只能挖到巨像腰间,完全不可能挖掘出来。”
“那么大的石像,如果是靠人工运来,大概是不的工程,同时,这也代表着石像很重要,否则,远古先人又怎么会费老鼻子劲,把石头越神农峰上,这块石头的用途,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一动了它,神农架上空的云层会出现异常?”
“鬼方先生,你们在神农架附近,听过这石像的传吗?这石像在这里数千年,总有人对石像好奇吧?难道,就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记载?”
宋思媛看向鬼方宗,这老头子现在要还藏着掖着,那就有些不太地道了。
鬼方宗叹了口气:“我们在这附近打听过很多年,这石像出现的历史至少是早于夏商时期的,你们,大概可以推断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产生,从那时到现在至少五千年了,那么长的岁月,任何记载都已经灭失,不太可能找得到史料记载。”
“唯有附近村庄的老农,还记得某些老长辈口耳相传的故事,和治水时代相关!”
河水泛滥后,大禹改道疏河,一部分河水自东流入海洋,另外一部分,就借由江河间的沟渠排入江汉平原。
那时候,八百里云梦泽位于江汉平原之上,西邻蜀地巫山,北达陕地汉水,东至江淮平原,南临洞庭湖水域,是个面积不的内陆湖,神农架的位置,刚好位于云梦泽附近,属于云梦泽水域的一部分。
相传,神农架附近的云梦泽,生活着三皇五帝时期的巨人国,这些人长得异常高大,手脚长而身子健硕,力气大得永远也用不完。
大禹治水时,这些巨人曾经和大禹打过仗,他们被大禹势力收服之后,成为大禹治下的某个部族,负责在汉水和云梦泽之间开挖河道,疏通洪水。
只是后来,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