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要么,就是急等着用钱,要压着冬季进山打猎。
不管原因是什么,赶冬荒都不是个轻松差使!
有道是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秋季就是农人丰收、动物贴膘的好时节,猎人赶着秋季,只要是个身手不懒的老手,绝对能满载而归,等深秋时间过了,想再打猎可就难了。
打猎也要讲究个顺势而为,冬季本来也没多少动物出来活动,入了冬,动物要么冬眠,要么也得躲冷打窝,都躲在窝子里不出来。
这个时候打猎,光靠腿脚勤快已经没用了,全看自身运气和经验了。
有经验的老猎户,知道动物喜欢在什么地方打窝子,也知道循着便溺痕迹找到动物巢穴,靠着这个也能找到不少好东西。
只是有一点要注意,寻找到动物巢的时候,固然能得到猎物,却也相当于把动物给惹毛了,一旦被动物察觉,小走兽倒也没什么威胁,虎狼角鹿狐狸这样的大走兽,可是会和人拼命。
猎户老郑,就属于极其有经验的猎户,如果放在其他野林,他注定会满载而归,只可惜,他碰上了神农架。
神农架本身就是个巨大迷宫,又逢隆冬时节,各处飘雪,一片苍茫,动物轻易不出去,他又着急买钱粮肉炭,已经不可能再回头,那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里赶路,同时,也起了歪心思。
在他看来,打几只野鸡野兔拿到集市上换钱,压根还不够过冬,要想省力就得往值钱的动物身上使劲儿。
当今集市上,什么最值钱?当然是虎皮,狼皮、狐狸皮、鹿皮。
猎户老郑决定放弃野兔野鸡,往这些走兽身上使劲儿,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的叫他用野鸡野兔的肉,蹲到一只母狼。
寒冬腊月,这只母狼嗅着野兔的味道来到饵料处,老郑在野兔身上下了麝粉,只要野狼一过来咬住猎物,他就能靠着麝粉的味道,寻到野狼的巢。
这只母狼咬钩后,警惕看了周围情况,确定没发现人影儿,拉着野兔开始往狼窝里跑,老郑靠着麝粉留下的气味儿,一路跟随母狼来到狼窝子。
只消一声枪响,刚想进窝的母狼被一枪爆头,死在狼窝子外。
老郑见母狼已经咽气,跑到狼窝子边扒开野草,在那狼窝子里,有六七只嗷嗷待哺的小狼崽子,个个都跟刚断奶的小狗一般大小,连眼睛膜还没有睁开。
这些狼崽子,可是猎户中的稀罕货,只要打小养在身边,等长大了比狗还要忠心听话,再加上本身是狼也是帮猎的好手,打围秋猎的时候,眼睛毒还跑得快,比之什么藏獒猎犬还还用,哪怕不是猎户,也有附近的乡绅买来,当做狗来养活,溜出去比什么狗都要威风。
尤其是这种还没断奶的狼崽子,眼睛都还没睁开,跟母狼压根就没感情,谁掰开狼崽子的眼睛,谁就是它的主人,这辈子都不会变。
猎户数了数,光是这些七八个狼崽子,就能卖将近十两银子,再加上那么大的母狼皮,打底二十两银子,这笔钱足够他们一家人在冬天吃香喝辣。
这下子,猎户犯了难!
按照猎户不掏绝户巢的规矩,打猎的时候遇到兽窝子,至少要把崽子留下来,不能什么东西全都一窝蜂带回去,免得坏了山林规矩,也显示猎户打猎只为求生,不做绝户恶事。
原本,他也是只想把母狼皮给带回去,可眼下家中人没米吃饭又冻又穷,他心中的规矩也就松了一点,母狼皮再加上一窝小狼崽子,一家人半年的生计就有着落了,他也就不用再继续往深山林子里跑。
打定主意,猎户在口袋里蓄满狼窝子里的动物毛和稻草,把狼崽子全都装进口袋,同时,也把母狼的尸体送上马背,收拾妥当准备回家。
他在回去的路上,一直感觉背后冷飕飕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盯着他,等回头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