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九百四十三章:葬亡收魂(2/3)

:“不是义庄,义庄里的尸身总还是要下葬入土,义庄只是起到临时存尸的作用,但凡是百姓把尸身送入葬亡村,就已经不打算把尸体给下葬了,而是献给山神,又或者说献给农神。”

    葬亡村,其实就是献祭村,只是这些人献祭的不再是什么瓜果牲畜,而是人的尸体。

    古人没有无法解决“死后问题”,一直在恐惧死后真的从这个“世间”永远消失,他们创造了漫天神佛和地府阴间,来解释人死后的“归处”,以此来解释死亡后的世界,填补对死亡的恐惧。

    百姓死后多入土为安,如果死的时候没有完整下葬,就代表死后不宁,很可能无法在阴间跟死去的祖先团聚。

    这种视死如生的生死观影响下,王侯公卿当然更为隆重,不仅要肉身完整下葬,还要在墓室上下功夫,务必和生前一样舒服,生前所享有的奴婢仆从、金银珠宝,死后也必须到位。

    以生前事死后,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不愿意相信,人死后就没有了,总归是有点念想。

    神农架附近有阴府的传说自古有之,附近百姓为了让死去的家人不再受轮回之苦,就会把他们的尸身送入森林,想要神农架里的山神阴君发发善心,把他们家人的魂魄带走成为阴兵。

    这样,就可以避免进入地府,投胎转世受苦。

    传闻,这些尸身只要进入神农架,不过多久就会出现一只全身白化的动物守在尸体附近,几天后,白化动物离开后,尸体会迅速腐败,和周围的土壤草木融为一体。

    这样,也就相当于这个尸体的魂魄已经被阴府接纳,成为山神的阴兵,从此以后,这些白化动物也就作为山神的阴兵活在神农架。

    说起来,这些白化动物很可能藏有死人的魂魄,他们出现在村民活动的区域,大概就是记挂着活着时的亲人,想回来看看。

    老辈子的人都知道,白化动物出现在谁家,就代表谁的家人被山神选中成了仆从,脱离了轮回不用受苦,大多都是高高兴兴的,至于伤害这些白化动物,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打杀了这些白化动物,说不定就相当于把谁家先人给打死了,搁谁都要和他们拼命,可以说,白化动物不管是作为山神的仆从,还是先人魂魄,都是很受附近百姓尊敬,不会有人轻易打杀它们。

    起初,这些百姓是把尸体送入野山,后来,这里出现的白化动物越来越多,就有百姓把尸体送进农神村,好让白化动物容纳魂魄,这种做法风行之后,这里就被百姓盖起一间间低矮瓦房。

    远远去看,就好像一座座带着屋檐的棺材,在村子里铺展堆叠,里面存放的,全是已经被山神接走的尸身。

    从此以后,葬亡村的名声由此而来,不断被神农架附近的百姓所熟知!

    最鼎盛时,有些村民还没死,就已经被移到葬亡村等待山神召唤,其实,也就相当于把活人送来活活饿死。

    从几十年前开始,葬亡村附近因为距离神农架最近,开始有一些猎人迁居这里,和大部分死人屋聚居在一起,只是随着迁居的猎户越来越多,死人屋多会填平清理,盖起活人居住的套院杂居,时不时还是会有百姓,把尸身送到葬亡村,等待山神收魂。

    说到这里,米老爷子顿了顿,叹了口气:“直到民国以后,这种送魂的风气才改过来……”

    民国以后,新文化、新生活喊得震天响,就连女娃子都不敢再叫裹脚了,这种明显是封建迷信的东西,当然也就不能再大张旗鼓地搞了,葬亡村当然也就不允许在把尸体送入这里。

    自从民国以后直到现在,兴山县政院经历将近二十年治理,总算是把葬亡收魂的风气给止住了,如果再有百姓要去把家人尸体献祭给山神,多半是要背地里偷偷送神农架,至少不会在大白天大张旗鼓进行。

    宋思媛问道:“那,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