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八百八十七章:锋芒毕露(2/3)

至于被炼化了,因为这个原因,新角担纲卖票,都要到野戏台唱一次,确定叫好卖座,这才算能单独登台。

    花玉岫,在这样的戏台子,整整唱了十年,才算彻底出头。

    这当然不是说她技艺不熟,登不了台,只是没人愿意收她为徒,没有新师傅的引荐和暖场子,她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汉剧红角一旦要担纲挑梁,那可是要登在画报上的,也就是说,从这时候开始,票卖得好不好,就全看这主角的名气了。

    在此之前,为了让新角更快出师,多半会让老角色收其为徒,训练唱腔、身段的同时,也算落实了师徒之谊,等正式担纲挑梁,就由师傅领着新角登台亮相,同时,也给徒弟一个传承起来的艺名。

    就比如,她所说的薛青淑,她师傅就是老花旦薛青虹,再比如刀马旦娄宝钗,她师傅就是刀马旦娄金钗。

    总而言之,就是要让这新角一听起来就知道是谁的徒弟,也方便昔日的老主顾捧场,像花玉岫这样无人愿意收徒的,尚且可以自己起艺名,没有师傅领进门,任她唱出天籁,、却也正台都上不去。

    没办法,老辈子就这么个规矩,你想打破规矩,要么自己有能力开宗立派,要么,就只能先受着,反正哪个红角不是多年媳妇熬成婆。

    有句老话说,千里马总能遇见伯乐,花玉岫这样的璞玉,能坚持在野戏台唱十年,可见其坚韧,这样的人本来就是内藏锋芒,其中的辛苦暂且不提,直到她二十五岁时,才迎来改变。

    那时候,已经从前朝进入民国,新朝尽管是从腐朽王朝之上秽土转生,可到底还是有些新气象,社会上的文明先进风气,也刮到了开埠三十年的江汉城。

    恰逢此时谭雁邱成了汉剧行会会长,他也有意改变行会师徒帮带的腐朽风气,决定也给汉剧也带来些新文明、新气象,就把花玉岫给抬了出来,硬生生修了芙蕖大戏院,将花玉岫捧红成了名角。

    此举,给汉剧行做了榜样,没有名师帮带也能成红角,既革新了行会风气,也让花玉岫终于冒头掐尖儿。

    她原以为这辈子都没法出头,然而是金子总能发光,她这十年的野戏台经历,也为她的表演增色增厚,多了一丝岁月沉淀的风情,完全区别于同年龄的新角,甚至,就连某些老角也比不得她。

    《状元媒》《百花亭》《风雨会》《贵妃醉酒》《宇宙锋》《梅龙镇》《闹金阶》《丛台别》《琵琶词》《祭长江》《断桥》《三请樊梨花》……她会唱的曲目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这十年,尽管受尽白眼苛待,她的身韵、唱腔、身段、行头却在磨炼中越发娴熟精进,甚至,是自己开创了一个新风格,这已经不是担纲挑梁,而是开宗立派,甚至,是自己能单挑所有行派传承。

    十年间,谭雁邱和花玉岫彼此成就,这才造就出蝉联三届汉剧皇后的荣耀!

    正因为她内藏锋芒、坚韧倔强,这才对新角的出名如此在意,要不然,也不会病急乱投医,去拜什么野神。

    她这样的人,信自己胜过信神佛,当时也只是被身边的人撺掇来看看,并非真心要拜神,开玩笑似的对鱼婆说,只要能让她永葆青春、长生不老,把命给她都行。

    这句话,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开玩笑之言,她当时说的时候压根也没当真,只是,说完之后却感觉配殿里的神像动了一下。

    她不自觉走了过去,看见簪花娘娘倒在神台上,她下意识把簪花娘娘的神像扶起来,眼睛对上神像眼睛,就感觉神像好似活了,有股吸引力把她的精神吸过去,直到有人在背后拍了她,才从这股虚无中抽出意识。

    花玉岫定睛一看,是庙里守庙的鱼姑,她走进来时,手里拿着一个木瓶子做的东西,嘴里嘟囔的话更是奇怪,老婆子只说,不知道簪花娘娘为何选了她,既然求了这愿望,那就帮她实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