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八百二十八章:太平天妃(2/3)

是不是意味着身后还跟着太平军残部?

    若真是如此,那可是要上报朝廷来剿匪的,甚至,他们还怕自己的人皮,被太平乱民给剥了。

    既担心又害怕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派衙役把天妃给捉住送进县衙,三堂之上,县官们这才敢问她,到永明县究竟为何而来?

    可还有逆贼乱党随行。这天妃如今已经三十多,美貌不再,撩起被头发盖着的额头,一个烙铁烫出的

    “反”字清晰可见。这个印记,是官府用来给犯人明确身份的刺青,反字代表着这女子曾经逆反朝廷,有这个标记,基本上算是被官府捉住且判了刑罚,得知这一点,县官们这才安心一点。

    随后,天妃拿出自己的刑狱文书,递给在场的衙役,他们这才知道,这天妃姓田名叫田六妹,籍贯永明黄田村,太平军作乱时从永明跟着去了金陵城,曾经做过某个天王的妃子,后来,前朝官府攻破金陵,叫官府捉去北方大营,做了杵米洗衣的官奴。

    如今,北方丁戊饥荒,官府为了恩恤百姓,将北方大营里的反贼家眷全都放了出来,此后生死各安天命,她无路可走只能再回到黄田镇。

    这些县官老爷都是人精,上的内容,基本上就明白是北方旱灾严重,北方大营也没东西吃了,怕营中起了乱子索性把人全都放出去,此后你要能找到东西吃,那就继续活着,若是人死了那就别怪官府,反正,官府已经把人给放了。

    这样,能节约好大一部分口粮。这些官府了解了情况,也就明白田六妹为何回来,知道她身后没什么势力,当即倨傲起来,直言她虽然被官府开恩放了回来,关于反贼的籍贯已经全被清理,若想再回祖居怕是不太可能了,若想继续住在黄田镇,那就只能重新再买田耕种以及买屋居住。

    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叫田六妹给钱,她被官府下牢狱十年,哪里还有钱给出去,一路上侥幸逃难回来,已经算是老天开眼,兜里连一枚铜板都没有。

    既然她没钱,官府也懒得搭理,几棍子打出去了事,若想活命就做乞丐婆讨饭去,但是,背地里却通知全县老百姓,谁要是敢施舍给田六妹银钱米粮,就以私通反贼下狱,明明白白是要饿死田六妹。

    田六妹没法子,什么东西都要不到,什么人见了她都要躲开,只能往湖里捞鱼吃,到最后,官府连镇子都不让她待,她势单力薄,只好往都庞岭山窝子里走。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白熊岭上有座皇妃庙,这里香火鼎盛常有人来,时常有村民带来贡品,田六妹靠着打扫皇妃庙,也算是勉强有了活口。

    此后,村民知道她在皇妃庙后,可怜她孤苦无依,再来上香时多会带着什么肉包子、菜团子、蒸米饭这样顶饿的东西来上供,名义上是求皇妃保佑,实际上却是给田六妹开小灶,叫她也吃点好东西。

    从丁戊奇荒她回来开始,直到几年后,田六妹在村民的帮助下,再娘娘庙后面盖了好几个窝棚,也不用再卷缩在庙里了,官府知道后,曾经派官差来捣毁过几次,直到每次都见电闪雷鸣,且娘娘庙里有哭声,他们这才绝了要继续找麻烦的心思。

    此后,田六妹就一直以庙婆的身份,住在娘娘庙后面的窝棚里,每日都会把庙中打扫得干干净净,同时,若有不要的贡品,也及时清理掉免得生虫腐烂,随着她的到来,娘娘庙确实香火更好了一些。

    村民生了病痛、头疼脑热或者中毒拥塞,百姓都会到庙里拜见皇妃娘娘,实际上,全是田六妹在治病,那些纸条也全是田六妹写下,叫他们拿去开药或者治病。

    来一趟,有病的治病,没病的求事,有灾的求解,什么事也都解决了。

    乡野之间的庙宇,全看灵验不灵验,既然这皇妃庙那么灵验,名声必然一传十,十传百,引得十里八村的百姓都来上供。

    甚至,若是肚子没动静,怀不了崽子,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