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大军的粮草压力,除非动员足够规模的百姓。
可.
根本不现实。
却见刘恪又动了。
他抬手示意化成雨,化成雨便让人将那几个率先捐粮的百姓,给截住了。
那几个百姓还在思索回家了怎么跟自家婆娘说呢,猛然看见眼前多了几个魁梧的御前侍卫。
这???
没捐足数还不让走了是吧?
就逮着他们这种柔弱心软的小肥羊薅?
夭寿了,强行被捐粮和强行征粮有什么区别?!
你干脆直接点还痛快些!
而那些御前侍卫,却只是拦住了他们,然后掏出了几个木头片子,发放于众人。
刘恪高声道:
“这木片叫做股筹,拿着股筹,就算伱们入了这一仗的股。”
“这一仗胜了,你们也能从朝廷手中,以股筹分润此战缴获。”
“长股筹,算作入股一石粮草,短股筹,则为一两。”
那大汉望着手头上的长股筹,不解问道:
“草、草民只捐了二两,为何能分得长股筹?”
刘恪亲自走到大汉的面前,眼中流露出满满敬意,他凝视着大汉,握着他的手,声情并茂道:
“二两粮食,可以让将士们多刺出一矛,多杀死一个敌人,也就多保护了一个汉人。”
“卿所献粮草,看着仅二两,但这份为国出力的心,又何止一石?”
这大汉登时就瘸了,就差当场哭出来。
这可是皇帝啊?!
皇帝在干什么?
在握着他的手,在认可他一个泥腿子?
就因为为国出力?!
还是仅出了二两力??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老百姓,哪顶得住这种话术?!
刘恪则是对着百姓们,继续道:
“战后缴获,按照股筹折算,最低也可取一成利。”
“也就是说,若是捐了百石粮草,战后最少也可凭着股筹,从朝廷兑换出一百一十石粮草,或是其他折算物。”
“若是此战缴获更多,所兑的粮草也越多,只多不少。”
“哪怕是败了,哪怕战后缴获入不敷出,朕就是掏空库府,也要把数补足。”
刘恪说完,便静静等待着百姓们的反应。
他不怕百姓们不捐,这就是忽悠,号召力就是这么来的。
就算是陈胜吴广,也不是振臂一呼,而是有计划的行事。
这套流程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是以话术陈明利害,鼓动号召。
其二,是摆事实告知此事困局,深化影响。
其三,则是许以重利,勾动人心。
层层递进,每一次都在不断打破百姓们的心理防线。
无限表明朝廷困局,拉低百姓们的期望值,让他们隐隐有捐粮的意愿。
然后告诉他们,其实不是让你们无偿捐献,不仅有利可图,这利还可能相当大!
至于是否真的相当大,那就看朝廷的意愿了,反正打交趾的话,保底一成利是有的。
这有点像战争债券,只不过刘恪将之称为股筹。
大汉的信誉基本过去的二十年里,已经被耗得差不多。
就算换了皇帝,也得重新竖立,得靠时间慢慢磨。
单纯的从民间募集粮草,根本没用。
所以刘恪选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