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些时日以来已尽力通读了全部长生教的典籍经义,又擢人去附近府县寻找那等未曾听闻过仙尊事迹的凡民来,由她专程传教。
如此,却仍然久久未曾得到上仙回应降下赐福。
据她所知,赵祯以及大部分的权贵都是如此做的,然而成果却极为有限。
似乎,那位仙尊真能分辨谁是真心虔诚的信徒,谁又是打着传教心思浑水摸鱼之徒。
民间已出现了不少‘入道’级信徒,各个都说自己筋骨强健了不少,甚至于返老还童了。
然而她们这些权贵们的努力却无一例外失败了。
那些被抓来的凡民虽然人数上满足了百人的限额,但是论起对仙尊的信仰却太有限了。
毕竟这些人都未曾亲眼见到过仙尊显圣,不同于汴梁城的百姓,天然就容易诞生对仙尊的信仰。
然而汴梁城中百姓已经大多都是仙尊的虔诚信徒了,再向他们传教也无法积攒任何功德。
关于这一点,是已经验证过的事实。
因此,眼下的情况已然成了一个悖论。
权贵阶层想要依靠手中权力来快速晋升之路似乎被堵死了,唯一有所成就的便是阖门阖家投靠长生教的杨家。
但是他们究竟拿到了什么好处,却迟迟不曾显露人前。
只知道杨家幼子出演了一部戏剧,杨家与仙教的来往密切了些。
他们更关心的穆老太君是否延寿了,杨怀玉是否学会了仙术,杨文广养生诀修行到第几篇了这些重要信息一无所知。
那位穆老太君人老成精,无论何人转弯抹角打探相关消息,都会被她不动声色遮掩过去。
想到这里,曹皇后微叹一口气,脑海中浮现近来神神叨叨的赵元俨。
‘或许,若是皇叔成功沟通上仙尊后,我辈的修仙坦途才会真正开启吧。’
联想到最近汴梁城权贵阶层对于道子的冷处理手段,曹皇后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若是这位道子知晓,自己等人密谋之事,恐怕顷刻间就有泼天大祸降下。
可惜,此事并非她一人可以谋断,就连这位被蒙在鼓里的官家,也无法阻止朝廷上这股多方联合起来的力量。
道子虽受仙尊青睐,但自己这一方代表着的,可是这万万大宋子民!
孰重孰轻,仙尊会有所决断的!
作为母亲,她所能做的就是阻止徽柔进一步深陷到这个漩涡中来。
……
相比起中层以及下层的百姓,官员们的关注点都不约而同的聚集在那些奇形怪状的机械结构上。
“这是何物,竟如此巧夺天工?”
“此乃水力印刷机,听说最近城中流行的‘报纸’就是用此物印刷而成。否则这每日几千份的庞大份额,若是雇人来印,恐怕要至少数十人方才足够。”
“不错,听说长生教遣人打造了数十架这种印刷机,布设在周边河流附近,派人严加看守,日夜不休印刷典籍。”
工造局的官员开口道:“我问过手下的工匠了,他们说这是道子从仙界器物中得来的灵感,仙界之中,人人皆使用这类器物。”
“倒是的确新颖手段,若我国子监能用上这等水力印刷机,便可大大纾解人力不足之困!”
国子监是北宋主管印刷经史子集各类书籍的官方机构,有一批专门负责校勘、抄录、雕印造版的吏员与匠人。
国子监祭酒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老眼昏花心不在焉的看着剧情,却在看见水力印刷机的瞬间眼眸一亮。
当即就侧耳吩咐旁边的国子博士、国子监丞将此事记下,过几日就上奏折请求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