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中的下三流,怎么配得上天潢贵胃口中的先生两字。
颜三发誓,一定要为陈琮公子讲一场最好的戏!
惊堂木响,
陈琮坐下来,开始翻戏文。
《遂意簪》五本二十折,从六代三剑单骑出锦官为始,北野游,途中救下了一位匈奴少女,去往十二天骄氏族的开族天骄与匈奴帝国决战的古战场寻灵药,要救自己垂危的发妻......
在陈琮眼里,戏文的确一等一的精彩,但是被改编的部分很多。
天骄陈氏的典籍没有记载是什么促使六代三剑北野游的——但绝不是因为戏文里所谓的发妻,因为其发妻早在六代三剑成为天骄前就病逝了。后来是六代三剑又娶了一位女子,才生下了陈琮的曾祖父。
六代三剑北野游的收获也不曾被记载,只能确定的他在北野使用了最后一次光阴的权柄,归蜀川锦官后就逝去了。
陈氏中没人知道为什么会有这趟远行,以及它的目的,行程与归途。
这么多年天骄陈氏孜孜不倦地去北野寻找六代三剑最后光阴权柄创造出的天骄蜕物,探寻了每一处角落,包括古战场,却一无所得。
离奇古怪。
翻遍了北野,三千顷风雪,却寻而不得。
陈琮一整日飞奔下山,骑马驰骋上山,再马不停蹄下山,之后忙碌到现在。刚才站着还好,可这一坐下来,骨子和脑袋里都透出疲惫。
陈琮推开木窗,泡在飘来的水雾里。
他干脆丢了戏文,一心一意地看着颜三说书。
书说得也是蛮好的,是自己想象中的六代三剑,配上锦官常年的阴雨,头重脚轻,畅意醺然。
里面偶尔的一些词句,也会令陈琮沉默地想起了六代三剑,自己的高祖父,那个喜欢穿红衣喝烈酒的恣意年轻人。
在神景帝那个年代里,六代三剑如日中天,风采举世无双,镇压其余所有天骄。
可能那样的人确实会说出这样的话...
陈琮讨人喜欢的桃花眸子安静地看着台上颜三声嘶力竭地模仿,假装抬头北望,拔剑合鞘......略有点拙劣夸张,但是陈琮在其中,仿佛真的就看到了六代三剑的远游。
红袍白马北野游,黄昏日暮之下。
六代三剑可能也会说,
『误入暮野燕难渡,我与天仙欲同游。』
『血染的遂意簪,易碎的琉璃蝶,重铸的断残剑,皆以人间道...』
『昔有吴钩霜雪明,我仙飒沓如流星。』
『......』
这样的句子不是一个没出过蜀川的颜三能写出来的。陈琮看过他的生平,知道他的曾祖父不是蜀川人,迁家到这里,做起了说书一行,当年名气也是极大的。
可能颜三的曾祖父的确曾见过六代三剑吧。
陈琮暂时不愿深究,只是想安静地听完这二十折戏文。
这个故事配得上,不能辜负。
这场戏一直讲到了戌时,听的人和说的人都心神沉进去了。讲完后陈琮安排阿贵给颜三打扫出间客房,赏钱从自己账上出。陈琮真心实意地对颜三道了谢。
夜深到了戌时,一日的尾声。
陈琮错过了晚膳,也不太想吃了,干脆直接回了自己的庭院。
陈琮摘了发簪,披头散发,衣服缭乱地躺在床上,看着黑黑的房梁想事情。
今天过得挺快的,也挺累的。
《遂意簪》戏文里有用的信息多半是那几条不像颜三写出的词句。
高秦这道士能处,有卦他真敢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