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要是赚了,收益无疑将会非常巨大,回本不说,就冲着雪中送炭,将来就能得到不少好处。
杨铭亲手打的借条,盖上了自己的私人印玺。
第一批六十万石粮食,于十天内准备好了,而此时李靖早已离开。
杨铭带着河东子弟军,以及他从关中带来的精锐外加五万洛阳卫戍军,共六万六千人,从洛阳开拔,往江都去了。
这一次,他要彻底将萧铣这颗钉子拔掉。
没有杨广的旨意,他本来是不能这么动的,但巧不巧的,按照大隋律,封疆之人,辖区有乱,是可以出兵的。
张绣北渡淮河,侵扰运河,是一步很高明的棋,但是这步棋呢,把杨铭给惹出来了。
他不来河南,杨铭还真不好出兵,现在呢,都不用请旨了。
豫州封疆,是谁呢?是皇甫无逸,人家是东都留守,但是杨铭在,那么管事的就是杨铭,不说他太子的身份,人家的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可是还在呢。
与此同时,进入荆州的李世民,也已经顺利抵达长沙郡,跟萧铣麾下的郭华,杨道生、陈普环三路大军厮杀在一起。
这小子如果不是历史上名气大破天,单看他的军事操作,会觉得他是个愣头青,啥仗都敢打,啥仗还都能打赢。
这就不是愣头青了,这是天才,天生的帅才。
北岸的杨玄奖收到消息后,还犹豫了一阵,盘算着到底该不该渡江,毕竟水军走了,没有水军掩护,他胆气不足。
后来收到军情,对岸的萧铣叛军,有大队人马紧急调动,往南去了,可见是针对李世民。
这要再不救,太子会要了他的脑袋。
于是杨玄将也豁出去了,集合所有大军两万人撤出汉阳,返回江陵郡,在沈家的帮忙下,开始渡江。
“长沙拿下了,我将士疲敝,是不是应该休整一下?”李密也是个人物,跟在李世民身边上阵杀敌,一点都不含糊。
毕竟这小子也是练过武的,比普通人强了不少。
李世民就坐在长沙郡守府外的台阶上喘着气,三路叛军,郭华,杨道生都被他灭了,只剩下那个陈普环率领残部北逃。
“不能停,我们现在在长沙,萧铣收到消息后,会判断我们的行军时机和行军路线,以做部署,”李世民站起身,擦了擦汗道:“兵贵神速,我们就是要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休整一个时辰,所有骑兵随我继续北上,走小路绕过巴陵郡,我要直扑江夏。”
丘和目瞪口呆:“是不是太冒险了?”
李世民笑了笑:“你带着主力猛攻巴陵,为我吸引敌军注意,只要我能抵达江夏,萧贼必然阵脚大乱。”
其他年轻将领听罢,也是跃跃欲试,都是一帮年轻人,而且需要功勋才能爬上去的年轻人,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建功立业诱惑更大的了。
丘和摇头苦笑,按照太子的话,是否就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胜旧人?看来自己真的老了。
从衡山郡赶来的郑师善,连忙将自己麾下的战马都贡献出来,就这样,李世民凑出一支七千人的骑军,两千重甲,五千轻甲,只是休息了短短一个时辰,便携带军粮离开了长沙县城。
丘和也不敢怠慢,赶忙整顿大军,休整一晚后,北上前往浮丘山方向,吸引驻守在巴陵郡的叛军主力,好为李世民顺利通过巴陵,提供机会。
“眼下江南形势,对朝廷倏为不利,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说什么,我现在投靠朝廷,不是时机啊,”沈法兴在武昌县自己的府邸内,偷摸摸的见了族弟沈光。
沈光自然是没有机会见到沈叔义,所以只能来武昌找沈法兴,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半个月了。
“我懂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