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四九零章 非大不可(3/5)

厉害。

    周仲安,眼下在李靖部,但是周仲隐和周仲延,都在来护儿这里。

    “末将认为,这样打,还不如直接放弃卑奢,直奔浿水,以雷霆之势,一举歼灭其水师主力,”周仲隐道:“虽有被夹击之险,然我大船坚固,殿后之军只要布置多艘楼船,敌军无法破我海阵,可为主力争取时机,待到功成,再回转收拾追敌。”

    他的意思是,直接干浿水,要是卑奢水师从后面追过来,先挡一挡,等灭了浿水主力,再收拾卑奢水师。

    周法尚笑道:“其实不妥,敌军想要合兵,而我们也希望他们合兵,方便一举歼灭,我船楼高体大,船速吃亏,若届时敌军一意逃窜,我所不能追,事后再频频袭扰于我,将会不胜其烦。”

    “就是这个道理,”来护儿笑道:“所以我们打,只能是围,不能腹背受敌,非是敌不过,而是追不上。”

    周仲隐疑惑道:“那我们为什么要造这么多楼船、艨艟,而不多造一些斗舰、走舸呢?”

    这你不要问我,这是陛下定的,来护儿看向元弘嗣道:

    “渔阳公可以答他。”

    你为什么不答,让我答呢?我能说这是陛下的意思吗?这样一来,那些知晓水战的将领,岂不是会觉得陛下在乱指挥?

    于是他敷衍道:“决战,自然要用大船,就是这个道理。”

    你这个道理站不住脚啊,周仲隐还想再问,被自己弟弟在底下踢了一脚,一脸疑惑的把到嘴边的话,又给咽回去了。

    杨广之所以下令多造大船,是因为大船看起来威武雄壮,在海上能抗风浪,而且当年的灭陈长江之战,也确实是五牙大舰发挥的作用,所以他觉得,船越大越好。

    以至于大隋水师,有一个重大缺陷,速度不行。

    当然了,也不是杨广真的不懂,而是水师的既定战略,就是进平壤与宇文述合兵,船小了,运不了那么多兵。

    与其说来护儿这支大军,是水军,还不如说是陆军为主,水军为辅。

    人家来护儿的主要任务,是打平壤,浿水水师不过是开胃菜。

    历史上,大隋第一次攻打高句丽,来护儿在没有等到援军的情况下,大破浿水水师之后,直接攻打平壤城,而他也确实打进了外城。

    不过这是人家诱敌深入之计,来护儿之所以敢进,是因为探知高句丽的王师主力在平壤以北的萨水布阵,跟宇文述干上了,所以他认为平壤城是空的。

    进了外城之后,来护儿麾下大军以为高句丽的士兵都跑了,于是在外城大肆劫掠,结果被人家一点一点给吃掉了。

    打进城的四万人,最后来护儿只带着六千余人跑了出来,要不是周法尚列阵以待,他也会被屁股后面的追兵给吃掉。

    等于是周法尚救了他一命,这就是为什么,第二次第三次打高句丽,还是来护儿跟周法尚搭档水军,这哥俩打出默契来了。

    洛阳这边,杨广正在准备他的征高句丽诏,由内史省那帮博才多艺、笔下生花的文人主笔,杨广在一旁纠正。

    像这样的诏书,那是每一个字都需要仔细斟酌的,要给远征高句丽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不能说我看它不爽,所以要打它。

    因为诏书,不单单给大隋子民看,还要让周边所有国家都看到,必须正大光明,就好像我不打高句丽,我就有罪。

    “陛下请看这一句如何?”卢楚将虞世南主笔的开头,呈给皇帝。

    杨广看了一眼后,直接扔掉:

    “不好。”

    这已经是他毙掉的第十一次了,内史省这帮人,平时干的就是草拟皇帝诏书,算是最懂皇帝心意,又最会写的一拨人,但是他们今天的表现,没有让杨广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