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
突利可汗对颉利可汗道:“大汗,这渭水之上只有一座桥,对面大唐皇帝居然只带了五千人马,周围看似埋伏不少人手,小心有诈。”
跟着李二与突厥人对峙的军士,一看对面黑压压的军阵,一眼望不到头,心里直发怵,还好身上的铠甲、手中的钢刀、隐身在军阵中的火炮给了他们勇气,李二的淡定更是给了将士极大的信心。
杜如晦道:“陛下,如果对方攻打过来怎么办?”
李二自信道:“你放心,目前颉利不知我大唐的虚实,此番兴兵,不过是试探而已,不然早就冲杀过来了。你们淡定一点,朕保证你们会完好无损的回去,颉利这人生性多疑,我们越淡定他就越不敢进攻。”
对面颉利打马出阵道:“大唐皇帝,听说你是杀弟弑父得到的皇位,只怕在你们中原很多人不服你吧,如今我率大军而来,是受你手下罗艺相邀。”
李二也一人单骑上前大声斥责道:“颉利,你们突厥与我大唐一向友好,我大唐也不曾亏欠过你什么,你怎能听信罗艺那种背信弃义的家伙,难道你们也想撕毁盟约,与我大唐兵戎相见吗?”
李二说的义正言辞,倒是让颉利拿不准他什么意思。颉利也是弑父杀兄才刚刚继承了汗位,如今突厥内部也是危机四伏,此次南下颉利主要是想给李二这个小皇帝一个下马威,同时也向突厥各部宣示军威,他还没做好全面与大唐开战的准备。
颉利道:“大唐皇帝不要误会,我此番前来正是要与你再续盟约,以前你们还没有统一中原,那时候定的岁币数如今于你而言就是九牛一毛,因此我要你把进贡的岁币增加两倍,同时还要美女。”
“颉利,当年你们王汗与我大唐订立盟约,结为兄弟,怎可随意而废,如今你听信乱臣贼子之言,打着再续盟约的幌子越长城南下,不过是想试探我大唐虚实罢了,我告诉你,别说你区区二十万人马,就是再来二十万,朕何所惧哉!你休想在从我这里得到一文钱。”
颉利一看这怎么行,说的好好的,岁币没增长还凭你一句话就取消了。忙道:“大唐皇帝勿怒,我所言句句是真话,不若这样,我们就在这渭水之滨,歃血为盟,再次结为兄弟如何?”
李二见颉利服软,但是也不想任其宰割,但是为了不拖久生变,于是最终同意将岁币增加了三倍,美女没有,颉利看李二如此强硬,又听闻探马来报,周边出现了三路大军合计二十余万人马,正分三个方向杀奔儿来,颉利匆匆答应了李二的条件带人马离去。
李二看着被颉利搜刮一空的国库,拔出腰刀砍在墙上,咬牙切齿道:“颉利小儿,朕必取尔项上人头。”
怒冲冲转身,边走边道:“命令李靖、侯军集率军加强长安防护,长孙无忌、尉迟恭继续带兵消灭罗艺逆贼,朕要用罗艺的人头,来祭旗。”
在幽州的罗艺听闻突厥二十万大军即将围困长安,心中大定,准备做长久占据幽州的打算,谁知道还没高兴两天,斥候来报。
“报告大王,颉利可汗在渭水之滨与唐朝歃血为盟,重新订立盟约结为兄弟,突厥大军已经撤回到了长城以北,如今长孙无忌、尉迟恭又率十万大军朝我杀来。”
“知道了。”罗艺让斥候下去,对周围属下道:“如今突厥大军退去,凭我们一个幽州根本无法与唐军周旋,不如我们先往北撤,依附突厥如何。”
罗艺手下多是幽州人,历来深受突厥残害,怎会甘心去投降世仇大敌,于是属下将领商议起义,生擒罗艺,向长孙无忌邀功。
罗艺的夫人孟氏听闻罗艺要投靠突厥,大骂罗艺不是男人,之后不管罗艺如何劝说,兀自带人离开,后院的火还没灭,就有近卫前报:“大王,属下探得准确消息,赵慈豪、杨及两位将军纠结了一大帮子人,准备谋反。”
罗艺一听大吃一惊,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