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kushuxs.net
“短工每日工钱五十文……柳阿良,五日工钱未结,加今天干活半日一起,共五日半。”
柜台边,雀斑小娘拿着算筹,嘀嘀咕咕拨弄了一阵:
“唔,阿娘今早说你和沙二狗他们干活很卖力,给你们工钱涨四文……那就是五十四文一日了,五日半的话,就是……就是……三百九十七文!”
余小娘子小脸认真的算完,把算筹丢到一边,长松了口气。
“柳大哥稍等。”
算完帐的小娘充满青春活力,说罢就要小跑去后方钱库取钱。
正低头走神的欧阳戎忽然开口:
“二百七十五。”
“啊?你说什么?”
余小娘子疑惑停步,听到僧衣青年快语:
“给我二百七十七文,你算错了,还有,余老板娘是今早说涨四文工钱,前几日的怎能算……算了,今日我请假,算不上勤快,明日再涨四文吧,你给二百七十五文就行。”
余小娘子小脸迷糊,又去低头看算筹:
“可是我用算筹算的是三百九十七,算筹哪会出错……等等,我再来一遍。”
欧阳戎见小娘这副不太聪明的样子,脸色有些无奈,赶时间的他哄了句:
“没事,反正肯定不多于你算的,你先结了二百七十五文,后面再核对,给少了话再说。”
“哦哦。”
余小娘子手指点了点下唇,似是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先去取了一小贯钱,清点过后,交到欧阳戎手里。
欧阳戎拿钱转身走人,余小娘子踮脚看了看他空荡荡的两手,忍不住问:
“柳大哥你怎么算的这么快,你也用算筹了?”
总不能直言她还不如自己“家乡”那边的小学生,欧阳戎随口一说:
“扳手指。”
余小娘子愣在原地,有些佩服的看着欧阳戎离去的背影,低头看着摊开的双掌,有些凝眉研究起了手指头。
“唔,扳手指能扳这么快吗……”
欧阳戎走出红尘客栈,一路往镇子里最热闹的东市走去。
他算是有些明白为何余老板娘找了个新使女看守柜台了,这亲闺女再在柜台后面待几天,客栈都要赔出去。
不过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哪会什么乘法口诀,对普通人而言,用算筹当然比口算权威。
放在儒门,“数”是君子六艺之一,是贵学,这是很稀缺的技能。
精通者要不是学识渊博的读书人,要不就是裴十三娘、王操之这样的大商人了……
欧阳戎很快便把这等小事抛掷脑后。
整个下午,他都在东市游荡,时不时的找人打听卢氏的事情。
小镇本地人颇为排外,特别是欧阳戎这副“断发纹身”近似土人的模样,有些居民不愿理会。
这时候,找余小娘子结算的这笔工钱就派上用场了,欧阳戎也学着她当了回善财童子,结识朋友,大方请客,喝茶请教。
当然不是直接问了,而是旁敲侧击,打听镇上各姓人家……
等到傍晚时分,两三百文全都花完了,欧阳戎起身折返,眉宇露出些思索之色。
要说收获还是有的,首先是小镇九姓里面,并没有卢姓。
但是欧阳戎在和一位桃源镇老人聊天时,得知以前的桃源镇,是有一个大户人家姓卢,还是书香门第,不过在老人年轻的时候,这姓人家就已经举族搬走了,好像是迁回了祖籍,而且听说这卢氏人家,祖上是中原大族,门楣光耀……
当然了,夸老祖宗是大伙的传统艺能,就算是吹嘘,外人也没法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