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一百三十章 兵临城下!(2/3)

可适两人则带领五个参谋人员跟着走,为了平衡,武植把燕胜的儿子燕飞云与李廷玉的儿子李胜林都给带上了,给他们多个建功的机会。

    兵贵神速,分好兵马后,翌日,五更埋锅做饭,众人吃过早饭,趁着天还没有亮,武植就带领大军满载着武器、粮草,除了骑兵旅与特种作战团官兵们骑着马,其余官兵们都坐上四轮马车,悄悄地从长城口出发,浩浩荡荡地往辽国南京析津府挺进。

    一路上,早就吓破了胆的辽国军队只是龟缩在南京城里,并没有派出斥候查探敌情,而且辽国军队此时身处后方,自始至终都认为宋朝人是不可能有胆量进入辽国境内来进行偷袭的,因此武植一行人的行踪并没有被暴露。

    而且武植还耍了个鬼心眼,他偃旗息鼓,行进中并没有悬挂宋朝华夏军的旗帜,或坐马车或骑马的华夏军官兵们都穿上从辽国战俘们身上扒下来的契丹人衣服,乔装打扮,低调行事,这样的装扮并没有引起沿途辽国民众们多大的关注,毕竟数日前,他们还见过从南京方向过来的更为嚣张的大军呢,那是耶律延禧兵败前的大军队伍!武植的队伍算是比较老实巴交的了。

    到天色将黑时,武植率领的大军就悄无声息地赶到了南京析津府附近。

    趁着夜幕还未降临之际,武植下令大军悄悄抵近南京城南面三里远的地方,秘密地安营扎寨。南京城的辽国守军并没有察觉到华夏军已经兵临城下,一夜相安无事。

    当时辽国的南京城,实际上就是后世的北京城,位于后世的北京城西南郊广安门外,全城对外开有八道门,城南就有两道门可以进出,分别是丹凤门与开阳门,相距数里远,华夏军最先抵达的就是南西门丹凤门。

    有意思的是,南京城的城南虽有护城河,可却形同虚设,因为护城河上并不设吊桥,而是有两座石拱桥,可以分别直达城门处,只是丹阳门常年设而不开,开阳门则有重兵把守。

    夜里,武植偷偷派出特种作战团的人,秘密抓了几个当地的老百姓,询问这两道门的守卫情况。巧合的是,特种作战团官兵抓住的正是粪户营的人,这些人都是在南京城中穿街走巷惯了的人,对南京城甚为熟悉,一问之下,武植竟然获悉了一些很有用的情报。

    当时从宋、辽边境线撤回的辽国军队主要驻守在西面的清晋门、南面的开阳门和东面的迎春门附近,而西面的显西门和南面的丹凤门连通的则是南京析津府的宫城,没有大军驻守,大门后只有宫卫巡视戍守,都是设而不开,常年关闭着。这些信息让武植喜出望外,他随之就想好了对策。

    武植决定届时兵分两路,一路攻打丹凤门,攻陷南京城的宫城,活捉当时的南京留守宋国王耶律和鲁斡;一路攻打开阳门,攻进城郭,消灭辽国更多的军队。

    翌日凌晨,黎明时分,华夏军全体官兵早早地起了床。吃罢早饭,武植就立刻下令开始组装抛石机和二弓床子弩,悄悄地推出营地,用四轮马车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拉到南京城南城下。一小部分排在丹凤门前,大部分则拉到开阳门前,依次排开架势。

    每个门,武植都挑选了数十个机灵的士兵作为突击队,集中起来动员并训示后,让他们乔装打扮成逃荒人的模样,每人身上都不带刀枪棍棒等武器,只带着足够的手榴弹和每人拿着两个炸药包,趁着朦胧的晨光迅速摸到南京城紧闭的丹凤门与开阳门下,靠坐在城门边上,随时待命。

    其他人则拿好武器,换上华夏军的军装,排好队,分成两路,跟上拉着抛石机与二弓床子弩的队伍,来到南京城城南的护城河边,找个距离城头有五百米左右的位置站好,这个距离是辽国弓箭射不到的安全距离。队列鲜明,骑兵在前,步兵在后。

    武植亲自率领大部分华夏军官兵攻打开阳门,索超率领六百名特种作战团官兵跟在他左右。王进和郭成则率领第二师四千名官兵与厉镇国率领的一千名骑兵旅骑兵以及燕飞云率领的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