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非常适时的把自己的穿着和嘉宾的做了一个对比,缓和了三人可能会紧张的心情。
不是每一个人面对镜头,都会像专业主持一样的轻松,甚至连叶天民都感受到了一种气氛上的明显松弛。
之后,主持人首先把情绪的提升放到了发射中心主任的面前。主任的言语之中,同样是对于卫星的民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兴奋的神色绝对不是节目组故意安排的。
向上翘起的嘴角,眼神里透露出的光彩,都说明了这一次40颗卫星带来的意义是具有历史性的。
延续着这样的心情,对于陶阳东这位天通航空通讯设备经营有限公司法人和总经理的问题,更多的是围绕着开发民用低轨卫星与正常高轨卫星的区别
这些技术性的问题,对陶阳东而言那当然是早就不是问题了,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术语,叶天民尽管恶补了不少航空航天的知识,依然是懵懵懂懂的。
或许是陶阳东的知识层面和信息量有点大,主持人和他对话结束之后,并没有直接向叶天民提问,而是插入了一段比较简单的动画来诠释,让观众的了解更加的直接和易于理解。
插入动画的时间有两分钟左右的镜头和画面暂时不在直播室里,叶天民却从助理导演手上接过了一份提示,新增了两个问题。
新增的问题,是直播开始的时候三位嘉宾露脸,叶天民出现在画面中之后临时,帝国电视总台和基地联系新增的。
拿着问题的叶天民也有些疑惑,不过还是仔细的看了,眉头稍微紧了紧。果然还是有一些意外是无法预计的。
原本想要拒绝的,但耳返里传来画面即将转回直播室的倒数声,无奈只能坐好了身体,想着该如何回答。但还是把写着话题的提示纸条递给了旁边的陶阳东。
画面转回之后,主持人的话题就切入到了民用这一全新领域,当然镜头的对象就直接转到了叶天民身上。而镜头之外的陶阳东则飞快的浏览起了叶天民递过来的纸条。
叶天民微笑的看着主持人,前两个问题轻松而过,第三个问题主持人显然也是临时被通知的,眼睛瞟了一下放在旁边的提示板,问出了临时新增的话题:“叶先生的天民集团最近几年的发展迅猛,很多经济界和商业上的专家都认为您走的是超前的路,这是不是天民集团成功的关键原因,请问您对此有什么回应的。”
“对于您口中的专家,我不确定他们是否具备专家的称呼。因为每个领域的研究除了要精通和了解这个领域之外,还应该有更大的范围和视野,更要有一颗为了拉法帝国发展的真实认知,而不是站在他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来对事物进行判断。”
叶天民的回答,显然超出了问题的范围,并没有直接回答主持人的提问,反而是对于主持人所说的专家,进行了一些评论。
“那您认为他们对于天民集团的分析,是正确还是有些偏移了?”主持人还是显得比较专业,顺着叶天民的问题追问了下去。
“我们走自己认为相对适合天民集团发展的道路,就比如开发民用卫星领域,这或许就是他们以为的超前。”叶天民话锋转回到今天正常应该采访的内容当中。
陶阳东在浏览了叶天民的递过来的纸条之后,也知道了叶天民的用意,接过叶天民的话就开口了:“天民集团实际上对于卫星的民用开发,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最初的研究也仅仅是通讯领域的设备。外界可能不太清楚,现在的通讯设备的进步,是天民研究院占据了其中超过绝大部分的技术专利应用的结果。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能提升无限领域带宽,并为此尝试进行不同领域的研究,才有了后来将通讯领域扩大到卫星上,再开始研究如何能使之实现市场化。”
这一番说辞出来,把天民研究院这一非经营主体带出来,就是转移大家对于天民集团的关注,因为他身兼了天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