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467 全新概念(2/3)

依照企业利润比进行设定,也依照利润增长比增长,没有固定的高额底薪,依照达成目标的阶梯式标准来核定。

    而这17家企业的启动资金由天民集团担保,向南民商业银行贷款,贷款周期最长为10年,并成立了江都市首个集体性质的管理型企业,名为江都市为民企业管理公司,由江都市国控分公司暂时代为管理,收取纯利的1%作为过渡期的管理费。

    企业正式投入生产后,每年50%的纯利润用于归还贷款,在还清贷款之后,所有的企业资产正式移交给江都市政府代为管理。为此,江都市政府将根据试运行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将向国政院申请成立第一个市属机构集体型资产管理部门。

    这简直是与现行的所有方案完全不同,因为天民集团前期在江都市的几个案例,减负的企业对天民集团的信任远超任何单位。本来以为会被纳入天民集团,然而叶天民的方案不单是让江都市政府和孙凡没有想到,甚至连天民集团的很多人都意外,更不用说这25家面临减负的企业。

    然而,最后的方案出来的时候,别说这25家企业的人感激不已,连黄步生都感叹后生可畏。

    叶天民相当于是用天民集团来承担起了这25家企业的命运,失败的结果叶天民除了收获一个倒闭的厂子之外,什么都没有,还要面临银行贷款未结清的余额,承担偿还责任。

    但叶天民的想法却与他们不一样。

    首先,各企业原来所在的地方土地还在,减负计划执行是有资产折价的。折价之后的土地是由天民地产投资管理公司收购,这相当于低价收进了土地。

    这笔土地出让金加上减负计划实际要下拨的资金,用于建设新的厂区、厂房、设备购买,不足的部分才由贷款来补充,贷款资金量已经降低了很多。

    而国控对于减负企业员工的补助,愿意拿着离开的当然就没有今后的任何收益,愿意将补助转化为股份的,就真实的拥有了企业股份。

    为了杜绝有些人以此模式来增加股份,每个员工的股份金额只能依照补助的金额计算,只有所有补助金额累计超出企业股份45%的比例的资金,才会让员工领走。不接受将补助资金拿一半留一半的行为,没有压力也不会有动力,这是铁律。

    另外,也因此带来了南民商业银行的贷款增加,为银行提供了一大笔业务量。

    最后,转型的产业都是由天民集团战略发展部设定的,就是围绕未来江源制造集团来制定的辅助或配套产业。这既减少了江源汽车的供应链自建,又增加了新增两个企业带来的产业需求。

    江都市是老工业城市,转换产业当然也会围绕这个来做。很多减负的企业并非是工人技术落后,而是很多年没有更新设备和观念导致的,所以叶天民并不担心。

    这些企业就算今后没有江源公司提供的订单,自己的股份还在里面,企业的利润与自己的收入还完全挂钩。如果这样,工人们还不能将企业做好,那就没什么意义了,是自己放弃了自己,能怨谁?

    要知道天民集团自从有了天民员工工会这样的制度和组织以来,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方案建议,虽然不一定对企业有绝对帮助,但在管理层而言,是一种全局的补充,这比什么专家更有价值。

    而且,基本上大部分工人都会站在自己的岗位和工作范围内提出建议,少部分会对关联部门或者看到的现象提建议。而不像外阁成员那样只提自己行业外的建议,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行业的水深水浅,对自己不利的也对自己所在的行业不利的事,是不可能提案的。

    这个新园区并没有因为享受政策优惠而提高员工收入,依然执行着天民集团那一套,而福利当然还不可能有那么多,比如天民医院他们就无法享受到。

    但不排除在今后这17家企业可以联合起来自己做一家医院出来,大型医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