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闹情绪了,两位大领导,都是长辈,你们这么对待我这一个晚辈,我有一点情绪不很正常吗?”说完,叶天民假装自己还冷,朝手心哈了一口气,又把身上的大衣给紧了紧。
“真是被你气死了。多少人求着这个机会,求都求不来,你倒好,张口闭口就是我们俩个长辈为难你。”
姜总理一看再逗下去,恐怕是不行了。才给他说了原因。
拉法帝国从建国之后前三年,都是每年一次组阁大会,其目的就是对帝国发展的大事、人事安排进行调整,后面修改成了每五年一次,最近百年改成了每十年一次。
社会稳定,需要进行调整的就越来越少,时间也就慢慢的越来越长。这一次组阁大会和以往不同,内阁的部分人认为还是需要调整大会时间,回到5年一次。但这需要支持率超过半数以上,所以大部分的精力要花在这个时间调整的问题上。
按照程序,外阁成员首先要投票,超过半数,才能提交内阁,时间改变预示着会有很多工作的安排会变短,一任地方行政长官的思路就会追求更快,孰是孰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会对整个国家在治理方面带来一些节奏变化。
如果在这个时候,进行大的律法调整,不是最好的时候,因为这不单单仅是交通、运输相关的律法调整,还涉及到相关律法都要进行调整。而这个时间实在是太长,不是一年就可以改变的。
叶天民这才发觉自己把国家治理和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来对比,是有些仓促了。
那怎么办?叶天民完全就是毫无办法,这经验和信息,对他而言,不要说接触,连想都没有想到过。
姜总理一看有效,语重心长的说:“所以,谁来提案是很关键的。”
叶天民一听又来了,连忙拒绝:“姜总理,不是我不明白,我是真的没有这方面的设想。您再给我十年我还是一样,您想想,就我身边的状况,那以后我的尾巴还少得了。我安心做我的普通百姓,拉法帝国或者未安办要做什么,我全力配合,这一上一下的全方位不也是很好的吗。”
通过刚才姜总理的介绍,叶天民也知道了一些具体的事务。外阁成员很复杂,各地行政长官、有特殊贡献的普通行政管理人员、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但内阁才是国家治理的核心意见收集群体,这部分人整个拉法帝国也才不足1000人,而国政院的主要意见还是这些人的意见为主。
如果叶天民要进这个圈子,凭借天民集团,他能在明年前进入外阁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内阁的机会可能还要花上至少10年的时间。如果这次组阁大会没有达成大会时间上的修改,下次组阁大会叶天民的意见就能直达国政院的核心考虑范围了。
这么长的时间,对叶天民而言太长,而且真的就算没有阻碍,进入内阁就真的那么重要?这和当初的设想完全不一样的,虽然这和前世的政治体系不一样,但大致的框架看来相差并不大,自己能做这样的人吗?很明显并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
姜总理和曾将军俩人一看,叶天民可能真的连一点想法都没有。从这个方面至少短期内叶天民是真的没有可让他们顾虑的,能安于环境的人不多,这叶天民也算是其中一个了。
俩人无奈相视一笑,也不知道应该庆幸还是真的很无奈。
“好了,说说你的真实想法。不要告诉我们,你就是不想放弃那490亿。”姜总理也不再调侃叶天民,知道他无心政治,也不再强求,从某个角度来说,这真的算是一件好事。
一个具有开创性的人如果涉足政治,谁知道会是福是祸。
叶天民只能把微型汽车,依照专线的思路给两位老人说了。另外,其实两轮的单车依然还有市场,一个依托“乐乐家政”的“乐跑”计划,再次刷新了两位老人的三观。
经济快速发展,适合年轻人的就业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