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道而驰的生产模式,为什么就那么受农户欢迎,不过能看到良好的趋势和结果就可以了。
所有人为叶天民的胆大包天的做法所震撼,但也同时舍弃了最开始的担心与犹豫,或许这项事业不算伟大,但绝对对得起自己这一生。
江都红、雾都可乐、天赐保健酒以后都会参与到“助农”中来,而因“助农”所获得的“收益”增加部分,要全部返还到民生农业公司,多点多方的资金来源,才让叶天民敢于如此胆大包天的做这个产业。
接下来的事,就是原来罗洋羽没有预计到的,因为涉及到的政策、法律各方面的文件太多,罗洋羽、黄亚丝、路小过和张震几乎是不敢有一丝的放松。
而且这些事还不能一次就搞定,一个村就有一堆新的,甚至还有完全没有预计到的状况发生。
事情的第一次,总是比较费时间的,但修缮房屋和建设乡村公路,成了民生公司可以硬气的和农户沟通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叶天民的模式,让人口的流动性减少的同时,还没有增加地方财政的负担,反而是提升了地方财政的农林、建设资金的使用。
当然,各级管理部门的不满已经慢慢浮现出来。
掌握不了资金的使用,管理就成了空谈,已经有人为此上报到市里,甚至暗地里匿名向更高的部门举报了。
可这些人永远想不的是,叶天民这条“鲶鱼”的折腾,是拿了执照的。
但凡他有私心,早就被限制了。而且,如果真有什么私心,叶天民也不会辛苦的来做这个农业。
相比整个拉法帝国国土面积中,和江都市地理条件相近的区域太多了,就算叶天民把江安县的农业做失败了,也不过就是一次失败的经验。
有远见的领导层还是有的,所以那些匿名举报者,发觉举报无效之后,开始在市里和县里的大会、小会上公开提出,民生农业公司这样做,是置管理的职能部门不顾,架空了管理部门的职能,不利于各自应该具有的社会角色的分配。
有赌气的说,再这样搞下去,政府职能部门干脆解散算了。
有了这样一些人站出来唱衰,也使得全力支持的邓先杰不得不出面,在一次有关农林的会议上,不点名的说了:“听说有的同志对于民生农业公司的试点有意见,反映的问题也很多。我想问一下这些反映问题的人,民生公司是中饱私囊了还是虚构项目了?”
“什么叫试点?有问题表现出来才能找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人家把本该你们做的事给做了,你要是觉得辞职可以解决问题,明天就交报告上来,我代表市里同意他辞职。”
这次会议之后,公开反对的声音没有了。叶天民本来也不去关心这些反对的声音,没有反对的声音,那才是怪事。
而且,邓先杰不去把这些事情处理好,大家就没有说什么台阶一起上的道理。
叶天民反而更多时间,是拉上邓先杰、马康在江安县四处“游山玩水”,检查工作。
有了第一个村子的模板,其实正常的工作开展,叶天民已经不用再管多少了。
两个月之后,宋嘉成了民生农业公司的总经理,罗洋羽虽然也会有事离开江安县,但真正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多的把精力投入到民生农业公司了。
越是如此,路小过就越是难过,他觉得师傅为他付出太多。越是这样想,他越是再无法独立思考。好在,被罗洋羽时常的敲打,他没有像顾海一样的走上胡乱想问题的方向。这就是真实的市井百姓大多数人的生活和思维模式!
他可以勤劳,甚至真的很勤劳,但你不能奢望他成为领头的那一个人。
宋嘉本人没有意愿在江安县落户,却依然把老婆孩子给接到了江安县来,他知道自己可能未来很长的人生基本就定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