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73.广积粮,缓称王(2/2)

,公子的大局观堪称天下第一。

    毕竟大乾刚刚才平定了北濛,杀了一大波人,他们这些造反的不能太嚣张。

    又交代了一些事,赵政就走了。

    诸子百家要徐徐图之,尤其是在发现北濛散去气运,使得天下人入品修行更轻松之后,他更是盯上了百家气运。

    “孔老头已登一品,虽然和儒家不对付,但怎么也是孔门嫡传,可以以此为契机。”

    “可惜诸子百家向来不遵朝廷,向来比较亲近的医家,近来也有些若即若离的样子。”

    “征辟医家医首入洛邑给裴猛治伤,医首一再推脱,恐怕已有二心。”

    “还是先从下百家入手比较容易,像是商家、方技家、房中家,就都不错,很有发展潜力。”

    想到裴猛,赵政就有些可惜。

    光头猛男现在还在昏迷,御医只能保证吊住命,要是像以前那样生龙活虎,刚从庄子捞来的黄金就有地方藏了。

    打一幅锤子送去,北伐的赏赐给了,钱也藏了,一举两得。

    藏钱去。

    春闱可是大事,少不了又是一阵人头滚滚,修为高一点,底牌也就多一点。

    藏好财物后,赵政喊上鱼承恩,上了街。

    刚不久发生了叛乱,但洛邑百姓的日子照样过,大街上依旧车水马龙,叫卖声不停。

    “承恩呐,你去神武门,拿碗豆腐脑,之前摊贩说了,不要钱的。”

    “不要甜的也不要咸的,就白的,拿隔壁摊子的酱油醋汁倒满,也不要钱。”

    鱼承恩苦笑着,跛着腿去往神武门。

    吃完豆腐脑都抠抠搜搜的模样,任谁都看不出,这是刚刚灭国北濛,又在京师杀了个人头滚滚的小皇帝。

    正是岁旦,家家户户挂着大红灯笼。

    灯笼是赵政发动后宫妃子和濛女们一起做的,发放给了百姓。

    当然,材料费还是要收的。

    出自濛女之手,丑了点,粗糙了点,四四方方形状周正的都少,不过颜色到位,图个喜庆足够了。

    而且和皇宫用的一样,算来算去,这可是御用之物!

    “王川....”

    “王成大....”

    “王黑...”

    “还有个王○○,估计是名字太难写。”

    “王可真是大姓,就这么一家的灯笼,全姓王。”

    灯笼上写着许多名字,大多都是贱名,很土。

    但赵政写的时候,很用心。

    因为这些都是北伐时,阵亡将士的姓名。

    灯一点,就能照亮,天气再冷,也总有股暖意。

    鱼承恩回来了,带了两碗豆腐脑,很贴心。

    赵政喝着豆腐脑,问道:“承恩,春闱在即,士子都到京师了吧?”

    “基本都到了。”

    路远难行,参与春闱的士子,一般会提前一两个月抵达洛邑。

    “这次寒门之中,可有大才?”

    “有...”

    “姓王?”

    “内臣记得,姓池,名半溪。”

    “吃半席?”赵政喝完豆腐脑,不禁咂嘴:“吃席能吃一半,朝廷可养不起。”

    鱼承恩连忙应下:“池半溪吃的确实多,上了洛邑,因为开支太大,没有苦读备试,反而打起了零工。”

    “京师给的工钱,确实比地方上多得多。”赵政托着下巴:“池半溪是哪里人士?”

    “南海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