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我谢你还来不及呢。”
陈点香一愣,没好气道:“而且,你能不能不要叫我名字,那是我生前的名字,你是乡火神诶,鬼魂被乡火神直呼名字是会折损阴德的,这样子我什么时候才能去投胎啊。城隍爷给我,给你,都起过新名字的。”
灶台小童想起那个醇厚的读书人,这一走好些年了,便有些感伤,于是赌气道:“那你倒是去投胎啊,这些年你在城隍庙偷偷攒的香火,早就够你去转世投胎了吧,干嘛非赖在这不走?”
陈点香被这话气得正要发火,却不小心瞥见灶神小童那缝缝补补的袖袍。
灶台小童难得有些窘迫,将袖子藏在背后。
陈点香打量着他的神情,轻声细语问道:“我走了,你不会寂寞吗?”
灶台小童轻轻摇头,眼神躲闪,于是她又不罢休的问道:“真的一点都不寂寞?”
良久,灶台小童叹了口气:“可能会有些寂寞......”
陈点香噗嗤一声,掩面而笑,飘到灶台小童身旁,然后一屁股坐在那摆放着供品的供桌上,得意洋洋说道:“算你识相。”
于是一神一鬼,两个小童,开始默默的计算着这些年的家底,怀念着那位故人。
灶台小童从破旧的袖子里取出几枚平日里省吃俭用攒下的神仙钱,如数家珍。
鬼魂陈点香,则是将一缕一缕的香火,盘在指尖。
这些年,城隍爷不在,这两个小家伙为了修补那已经开始出现裂纹的城隍爷金身,精打细算,一个连一身新衣裳都不舍得换,堂堂一个灶神童子,被外边的鬼物笑了好久好久;一个则是拼命将攒下的香火,时不时送到那已经受不住香火的城隍爷金身上,始终不愿去往酆都投胎。
他们二人都被那位醇厚的读书人救过命。
灶台小童原先所在的那户人家,早早就去往别处,祖宅荒废了,那位灶王爷顾不上别的,早早便溜之大吉,留下没有香火没有金身的灶台小童,随时随地会被罡风吹拂,形神俱灭,然后那位饱读诗书,笑容醇厚的城隍爷便把他带到了这城隍庙。
鬼物陈点香是个傻女孩,傻到自己因病早夭,变成了鬼魂都不自知,飘飘荡荡在这城中,与小兔野狗做伴,差一点就要被一个云游到此的道人用符箓收了去,好在关键时刻城隍爷出手,将她带入城隍庙,收纳香火稳住神魂。
最后一次见那位城隍爷,即便他装的若无其事,但灶神小童还有陈点香都开始察觉到,这次为祸一方的妖物,恐怕非同小可,否则又怎么会让法力高强的城隍爷带上了文武判官还有城隍六司。
这一走便是好些年,灶神小童还有陈点香也一等好些年。
灶神小童抬起头,喃喃道:“这几日,城中来近香的百姓,大多是来祈求城隍爷庇护的,看来再过不久,那通臂猿圣还有其余二妖便要前来屠城,到时候城隍老爷这残存的金身一定会被他视作囊中之物......”
陈点香点点头,面色稍稍凝重:“我也听说了,不过你放心,有位与我相识的姐姐,是城中某户人家的千金,前几年刚刚病逝,与我相谈甚欢,说只要我愿意给她一半积攒的香火,到时候她就带我们从某处暗道逃离此地。”
灶神小童脸色大变,蹭的一下站起身:“你把积攒香火给她了?”
陈点香被他吓了一跳,惊恐的点了点头。
那一瞬间,陈点香从灶台小童的眼里看到了失落、疑惑、心疼各种各样的情绪,令她有些心虚。灶台小童牵起陈点香的手腕,怒道:“走,咱们找她去!”
就在二人即将踏出一步,接触到那一抹阳光之时,灶台小童忽然停步,黯然神伤。自从城隍老爷走后,他就再也没出去过,不是不能,是不敢。
灶神童子转过身,不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