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kushuxs.net
一连几天,风起都没有上朝,按制自然是不该的,但太尉府给出的解释亦合情合理——燕北世子因此战伤心过度,陷入昏厥尚未醒转,倒是让礼部以及一众与太尉不睦的大臣没办法进行苛责。
即使他们苛责也没用,他们所知有限,不清楚神皇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细分,那在他们眼里,此次护国之战中燕北可谓付出良多,六十万燕北军几乎全数血染黄沙,燕北王府所属强者尽数战死,燕北最强的宗门一朝覆灭。
于情,他们也不愿在这个节骨眼上继续弹劾燕北一脉。
他们是文臣,对于势力过大,功劳过高的地方诸侯自然会心生忌惮,这是他们尽忠的一部分。
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大臣都是傻子。
他们比谁都知道几方边军叛乱的可能性极低,之所以前面要针锋相对,不过是预防后患而已。
现在后患没了,却来了个更大的后患。
兵部尚书抱着竹简,站到过道上,说道:“现在北方战线初步平息,但广南依旧深陷南海妖族纠缠,西线的徐怀钰也要光复被泣血阁蚕食的疆域,陛下,这般仓促便要伐北,并非上策啊。”
工部尚书附和道:“是啊陛下,此次护国之战,耗费民力甚巨,再加上武阳及周边城池须历经重建,更是在现有基础上雪上加霜,若是现在北伐,筹后备,造军械,运护粮草,不免又要耗费更多的民力,实在是百姓之难啊。”
除却两位尚书,还有许多大臣反对。
有认为战局不清,不该随意北伐的。
有认为世道艰难,应该先抚恤百姓的。
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听得神皇有些头大。
他瞥了风长空一眼,心想你现在装什么死?
风长空撇了撇嘴,站出来,“我认为此次北伐,是眼下第一要事。”
“燕北原为神朝疆土,现沦落于异族和叛逆之手,身为神朝儿郎,我们必须将之取回,毕竟祖宗基业不可让,此其一。”
“渤海叛逆,残害忠良,若无天谴,便只能由神朝律法处置,若任由其逍遥法外,那对神朝威严,对神朝律法的公正性无疑是最大的挑战,长此以往,难免人心不古,四处动乱,此其二。”
“我朝刚刚历经武阳大胜,实力相差悬殊击溃了冥界强敌,现在士气如虹,众望所归,正是一鼓作气,克尽全功之时,若错失此良机,则再难建立如此恢弘之士气,如此团结之民心,此其三。”
“我朝虽帝都被破,人力物力财力均损伤严重,但武阳城守军并未遭创,两大护城军更是毫发无伤,反观渤海与蛮族,本就地狭人稀,又经历了燕北之战,有生力量十去其五,此其四。”
“他们刚刚占领燕北,对土地的控制尚不完全,燕北还有许多心向神朝的百姓,他们会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此其五。”
风长空清了清嗓子,厉喝道:“天时地利人和均在我方,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出兵?”
工部尚书叹了口气,说道:“确实人力不足,若是因此导致北伐有失,天下谁能担这个责任?”
没等风长空开口,户部尚书也开口说道:“虽然国库还算充盈,但战后重建耗资甚巨,再加上要修缮护城大阵及武阳城基建,短时间内户部也难以筹措北伐的资金。”
风长空眯起眼睛,“莫非各位大人是想将燕北拱手送于他人。”
若是风起在这里,一定会忍俊不禁。
燕北本就是你与陛下定计,暂时牺牲的地方,何必如此大义凛然?
但其他人知道的可没有风起这般多。
于是有人说道:“并非送出燕北,而是将此事暂缓,小不忍则乱大谋,战争劳民伤财,我等身为父母官,还是要多为百姓考虑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