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的争端,而是内部的纷争。
这样一来,佛门或许不能赢,但绝对不会输。
当然了,作为承载最重要任务的佛国,其稳定性和坚固,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以二十四诸为根基,以二十四件先灵宝的本源为柱,再加上众多的上古诸佛齐齐入灭,论及稳定,这五指山上的佛国,绝对称得上是当前地之间的独一档!
纵然是释迦牟尼这般的道果强者,都没有打破这佛国的把握。
血海冥河道人以阿鼻剑斩出,都只能在这佛国当中划出一条血河,而不能将这佛国给一分为二,甚至那血河的力量,还在被这佛国所压制,佛国当中的力量流转,亦不曾受到任何的影响。
这足以证明五指山上着佛国的强大。
而这也是为什么,释迦牟尼会试图用这佛国来困住林九的原因。
但现在,这连道果境强者都无法打破的佛国,在林九的手中,却是连一戟都扛不住的样子,这叫释迦牟尼如何能够忍受?
若是这佛国真的被林九给碾碎了,那些上古诸佛,便是真的等于白死了。
“孽畜!死来!”释迦牟尼果断无比的改变了自己的战术,以三分力量拖着血海冥河道人,再以那佛国的力量作为牵制,然后余下的七分力量,便融入了他的权势之间,朝着林九当头而落。
同样作为佛门的佛祖,释迦牟尼这位现在佛祖的气魄,和佛门当中其他的佛祖,可谓是截然不同。
上古佛们,或者是西方教所追求的,是渡己而非渡人,他们的眼中,也只有自己,是以那些偏向上古佛门的佛陀,性子难免清冷,自私,也不认为佛门的整体利益和他们的利益是相吻合的。
不过现在佛祖释迦牟尼和其他的佛陀,自然是不一样的。
释迦牟尼的前身,乃是多宝道人,是上清门下首徒,深受上清一脉有教无类这理念的影响。
在他身归佛门过后,这有教无类等等理念,也就同样是被他带进了佛门当中,和佛门的渡己的理念相互冲突,相互融合。
最后,佛门的渡己理念,融合了上清理念过后,也就变成了现在的渡人——过去佛门,即书当中的乘佛教,逐渐的演变做现在佛门,大乘佛教。
及至于这五指山一战之前,释迦牟尼统合佛门,佛门的理念,便终于是彻底的趋于一致,渡己亦渡人。
释迦牟尼朝着林九而发的这一拳,便是大乘佛教度己度人之理念的体现。
一拳压过来的时候,拳势尚未落下,但无穷的佛光,便已经是在林九的周遭闪耀起来。
佛光梵唱之下,那地元气当中的,都多出了一种悠长无比的禅意来。
甚至,林九周身上下的血肉,被这佛光环绕着,都要于其中生出一股子佛法的祥和味道来一般。
“这一拳,名为渡苍生!”释迦牟尼道。“孽畜,还不皈依!”
苍生顽劣,不受渡化,那便以无穷的力量压下来,打到你愿意受我渡化,若依旧打不服,那就先打死你,等你轮回转世过后,再来渡你,一世不行,便十世,十世不行,便百世,生生世世,无休无止……如此,苍之下,无不可渡化之辈。
此便是现在佛祖的拳法,渡苍生。
“渡苍生?你渡我试试,本王掀了你的佛国!”察觉到这拳势当中的意蕴,感受着那佛门的力量顺着这权势在自己的周身上下的每一寸血肉之间流淌,林九亦是怒不可遏。
对妖族而言,最大的羞辱是什么?自然是被佛门所渡化。
而现在,释迦牟尼用出这一拳,便是摆明了自己要渡化林九的念头,这样的态度,就算他作为道果强者,也实在是太过于的轻蔑了。
无比的愤怒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