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复制体任何逃避和抵抗的意识碾碎,让它只能被动的,不能做出任何反应的面对这一切,随后,复制体这些年不断受到赏识和重用,最终成为现在这番力量的过往一遍一遍在它眼前回放。
刚开始,它还不知道这有什么意义,但接下来,复制体发现自己的这些记忆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断层,许多事情的记忆只有开头和结尾,并没有过程,仿佛自己刻意忘记这了这些,亦或是,这些记忆都是虚构的,它没有经历过,自然也就没有了过程一说,刚刚想到这一点,复制体眼前的一切便瞬间碎裂,刺眼的白光占据了它所有的视野,它想要闭上眼睛来躲避刺眼的光芒,但却无能为力,直到它失去了所有的知觉和意识。
时间仿佛过了许久,复制体才悠悠转醒,它仿佛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无比真实的梦境,只不过一时间回忆不起来梦境的内容,这倒是正常,人在刚刚醒来时会处于一种迷蒙的状态,记忆不起来事物倒也正常,人们在清醒时忘事的原因也都适用于做梦状态,在清醒状态下无数的感觉和知觉会被立刻忘掉,其原因在于它们太微弱,或者由它们引起的心灵兴奋太微弱,许多梦的景象也是如此,它们被忘掉,因为它们太微弱了,而它们旁边的更强的景象却被记住了。
当然强度因素并不是决定梦中景象是否被记住的唯一决定因素,人们反而会经常忘掉那些栩栩如生的清晰的梦中景象,而记住那些暗淡的、不易被感知到的景象,另外,人们在清醒时容易记住那些重复出现的,而忘掉只出现一次的东西,而大部分的梦中景象都是只出现一次的,这样的特点也同样使梦容易被遗忘。
更重要的是第三个原因,如果感觉、想象、思想等要容易被记住,重要的是不能使它们彼此孤立,而是以适当的方式使它们彼此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如果人们把一句短诗分解成各个词,再弄乱,那就很难把它记住。如果各个单词被恰当排列,彼此帮忙,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那就很容易被记住,甚至是长期的。
无意义的、令人困惑的,以及杂乱无章的内容都很难被记住,而梦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易理解并且没有秩序。
梦的各部分之所以容易被忘记、难以被记忆就是因为它们大多数都很快分散成各个碎片。
对清醒的意识来说,梦的易遗忘性看起来只是对以前提到的事实的对照,其中心灵是由心理联系组成的,而梦的构成部分丝毫不具备这些联系,因而也就缺少任何可辅助记忆的手段,但很明显,这样梦的景象脱离了我们精神生活的根基,就像天空中的云朵在精神的空间内飘浮,醒来的第一阵气息就将它们吹散,而且随着清醒意识的到来,注意力很快就被强势的感官世界所占据,很少有梦的景象能与这种力量抗衡。
就像星光让位于阳光一样,在新一天的印象到来之时,梦就消失了。其实很多人试图抓住梦被记住的规则,但这也相当于承认,在这方面依然是迷雾重重,没有最终答案,关于记忆的某些特性最近被恰当强调了,例如,当人在早上醒来,觉得自己已经把这个梦忘掉了时,随着白天的进行,可能由什么感觉契机激发了回忆,然后就想起了本来忘记了的梦的内容,对梦的总体回忆遭到反对,以批判的眼光来看,梦的价值总是被一再贬损,人们要怀疑,既然我们对梦的记忆是这么少,那保留的那些,是不是伪造的呢?
就算是最诚实的人也不可能没有任何添加和修饰地讲述他的梦:人的理智总是倾向于把所有的东西放到逻辑关系中去看,这种倾向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他在回忆没有逻辑关系的梦时,会在潜意识中去把逻辑的断裂关系填补好,观察梦有一些特殊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避免错误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任何延迟地把刚刚经历的和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否则就会部分或者全部忘记,如果全部忘记了,后果倒也并不严重,而如果只是忘记了部分就很有问题了。
因为我们在讲述过程中,很容易凭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