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尽可能的攻击到对方,何为坚韧?
信念是方向,意志是发动机。当然,你要有你自己的信念,一种基于你自己掌握足够客观知识情况下,独立想法的信念,而不是被别人灌输而自以为是的。
当然了,你可以更功利一些。比如,以坚定的信念促使自己学习更多技能,提升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这也是大多数人比较坚定的信念。
一般而言,你的信念能让你心安即可。信念有些有实际的意义,有些则无,信之则有,不信则无。
对于个人而言,看你对意义的理解与诠释。郑峰此时对自己信念最好的诠释,就是他就冲上去把对方勒死、咬死或压死,只要有任何可能的机会或方法,他就会用尽全力去尝试,让眼前这个合一教的邪教徒与自己同归于尽,即便就刚才男子刚才展露出来的能力来看,郑峰的胜算恐怕微乎其微,几近于无,毕竟一方是可以轻易操控郑峰的思维、行为和记忆,而郑峰却只能用最为原始的肉搏来与对方对抗,这种对抗的结果可想而知.................毕竟能够称之为对抗的前提是,两方中最弱的一方也起码拥有足以威胁另一方的能力或武器,现在看来,这种对抗恐怕成为碾压或
“以卵击石”最为恰当。
“修正者”收起来脸上带着陶醉的笑容,低头居高临下的看了一眼在地上爬向自己的郑峰,但并没有阻止他,而是好像在戏耍动物一样带着嘲讽的眼神看着郑峰。
而郑峰面前原本不到三米的一段距离,此时却如同永远无法抵达的
“天路”一样,倒不是因为郑峰没有前进,而是在这个类似于幻境的房间内,他的距离感被
“修正者”无限制的拉伸,这导致郑峰不论爬动多久、多长时间,也没有办法抵达到
“修正者”面前,更不要说贴身战斗了。一般来说,人之所以可以对距离这一物理要素产生感知,是因为视网膜能够成像,能够聚焦实物,通过聚焦和成像,分辨出实物的大小来判断实物的距离。
眼睛通过神经系统把感知到的东西传送至大脑,大脑做出判断,然后在传送给眼睛,从而眼睛能够感知距离。
这种视觉方面的变化有两个因素,一是,当一个物体处于合焦状态时,眼睛的睫状肌有特定的拉伸状况,可由睫状肌的拉伸状况判断合焦物体的距离。
二是,当一个物体不处于合焦状态时,人利用已有记忆,想象睫状肌处于特定的拉伸状况下,可以使该物体合焦。
想象中睫状肌的拉伸状况也能判断物体的远近。但要知道的是,大脑并不会识别外界信息,只能识别两个信息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初见,并不知猪为何物。
,再见,此物我曾见,与初见相同,可见,并非大脑识别了外界信息,而是大脑识别了两个外界信息是相同的。
而现在
“修正者”则是主动控制郑峰的脑海,让他无法识别现实与虚拟的区别和真实性,所以即便郑峰实实在在的观察到了自己与
“修正者”之前的距离,但在认知上却永远无法接近和缩短这个距离............不知过了多久,郑峰只感觉自己的手臂已经麻木到没有了知觉,根本使不上一丝力气,最多只能颤颤巍巍的微微撑起自己的前肩,但不论郑峰再怎么使劲,他也没办法控制自己爬动一步。
意志力确实可以做出超出寻常肉体极限的事情,但精神超越不了肉体本身,精神依附于肉体,如果没了肉体支持,精神也不能存在与我们这个严格的世界,就像是能量不可能脱离物质独立存在,即使是光子,只要存在运动它也是有质量的;所以哪怕郑峰可以强忍住肌肉的酸痛和麻木,但他此时的肌肉在长时间的收缩下,自然不可能一直保持用力的状态............
“修正者”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