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252章 你死定了,佛祖也保不住你!(2/4)

罗汉堂方正。

    却是当初李瑾瑜评价少林众僧,对于方正、天正、大悲评价颇高,此事不算隐秘,少林自然是知晓的。

    况且方正确实是高僧。

    别的不说,少林各院首座,能够修成至高绝学《易筋经》的,唯有方正一个人而已,且已然修成黑级浮屠。

    少林武功需要领悟佛法,这点比较存疑,毕竟只是扫地僧一人之言。

    可少林至高绝学《易筋经》,那是一定要领悟佛法,堪破我相、人相,领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须知练武之人,哪个不是存了勇猛精进之心?哪个不想尽快从武功秘籍中得到好处?哪个心中没有欲念?

    越是心存这些念想,越是想要修成高深武功,便越练不成易筋经。

    而一旦堪破这些,佛法有成,便开始追求心灵的解脱,武功高低,功力深浅,已然不被这些人放在心上。

    据说当年少林武僧昙宗,曾经带领十三棍僧援助大唐,此后曾与大唐军神李靖交流武学,开解易筋经妙谛。

    最终双方领悟多少,李靖有没有简化出可随意修行的易筋经,那就不是李瑾瑜可以探知的。

    就连隐居少林三十年的萧远山,对此也是一概不知。

    若说李瑾瑜不好奇易筋经,绝对是不可能的,却也不好意思直接问。

    少林藏经阁虽然和客栈旅馆、公共厕所差不多,秘籍散溢多不胜数,但问问拳经剑谱、掌法擒拿也就罢了。

    易筋经作为少林至高绝学,便是方正本人不在乎,也有门规作为束缚。

    寒暄数句,方正问道:“老衲本是方外之人,有些话不便多说,但毕竟出身少林,有些事无法避免。”

    李瑾瑜道:“人生在世,总是会有各式各样的无奈,这点我理解,大师有话直说即可,我知无不言。”

    方正道:“阿弥陀佛,李施主今日可打算出手?铁捕头要出手么?”

    李瑾瑜道:“今日主事之人,既不是我,也不是飞花、四大名捕,而是诸葛神侯,需要听他的意思。”

    方正闻言心中顿觉不妙。

    诸葛正我对于佛法颇有了解,把绝学传给弟子之后,自创的武功比如苦难掌之类,便是从佛理领悟而来。

    精通佛理之人,对于少林本该心存亲近,可诸葛正我更在乎公理正道。

    不认识诸葛正我的人,定以为他睿慧持重,严肃沉凝,从来智珠在握,是个善于运筹帷幄的稳重长者。

    却不知诸葛正我固然智计无双、神机妙算、手段高明、位高望重,但他早年受师父韦青青青的影响,性格十分圆融豁达,有时还风趣诙谐。

    到了近年,待人处世,更到了光风霁月、和光同尘的境界。

    他自己廓然无圣,明月藏鹭,用本来面目应对世人世事,出入自在,已到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境地。

    大多数情况下,诸葛正我都是智慧通达,绝不拘泥于规矩,从某种层面而言,倒是和狄仁杰有七八分相似。

    可一旦触犯到底线,触犯朝廷、触犯百姓的根本利益,诸葛正我便是法不容情,惊艳一枪不留半个活口。

    若是往常时日,诸葛正我或许会留个人情,但此刻武周辽国结盟在即,他怎会在这个时候手下留情?

    方正道:“诸葛神侯想要怎样?”

    李瑾瑜道:“不知道,我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见到诸葛神侯了。”

    方正道:“李施主呢?”

    李瑾瑜道:“如果要动手,我肯定责无旁贷,我可以透个底,大师易筋经修为虽高,但却不是我的对手。”

    方正心中更是一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