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乌斯藏发兵、殷素卿下山(2/4)

素卿再度躬身稽首,肩上斜背了包袱,提着飞火剑,款步而行到了谷口。停足回首观望,却见师父德玉好似凋塑一般站在远处。殷素卿用力挥挥手,深吸一口气,纵身出了谷口。

    这一路下得山来,殷素卿只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数月前齐王恩准其度为女冠,不日便从宗室除籍,又有置观银子两万两,从此这万里江山,哪里去不得?

    分别数月,远隔千里,殷素卿心中思忖,薛振锷总要去寻的,却不急在这一时。若方才下山游历便跑去薛振锷身旁,这游历便失了真意。

    离了武当山,殷素卿徒步而行,沿沧浪水一路向东,不日便到得襄阳府。

    二百年前此地为宋元交锋之地,而今沧海桑田,大郕得天下之后,此地再非军事重镇。这襄阳西南有一山名龟山,绰号小武当,其上有一庙名真武庙,乃是真武在外从属庙观。

    殷素卿此行便是直奔真武庙而来。

    三年多后山修行,殷素卿与薛振锷朝夕相处,倒是知晓薛振锷之意。祛魔存真符阵显功,日后必大行天下。从此道门想来以邪道的香火愿力必引得各家争抢。

    大了说,佛、道殊途,佛门又想来沉于下,必为道门大敌;小了说,道门存世派别百多号,小门小户也就罢了,可争抢香火愿力者尚且有上清、清微、正一、北七真,真武与之相较,能比过者不过北七真中势弱者。

    仅庙观数量,道门远少于佛门。再者道门向来擅长行走于王公贵胃、士大夫之间,其人再是信道,所贡不过每日一丝信力;那佛门沉于下,苍头百姓大字不识者,叩拜佛前同样是一丝信力。

    如此,道门必转而沉于下。为抗佛门,道门便是不能统合,也须得名义上统合。这统合之后,若按如今情形,统合之后上清、清微、正一、龙门四派当执牛耳。

    真武一脉看似声势浩大,先得皇家敕命而建,又得历代皇帝召入神京,可真修不过三十余,道人、火工居士尽数累加,都比不得全真遇真一脉。

    可怜真武耗费这般大才得祛魔存真符阵,如何肯为四大派做了嫁衣?

    他日若道门弥合,真武在此之前必勤加修行,催生更多真修,且广为辐射,扩大其影响。如此,方可在道门弥合之时,附于四大派之后,得一席之地。

    也是因此,掌门真人才会准许薛振锷于古田传法。闾山虽有传承,却只是巫骨道皮,而今得了修行法门,换巫骨为道骨,朔源起来,可为真武支脉。

    便是闾山不认此一说,来日也必与真武亲善。

    殷素卿打听了龟山所在,出得襄阳城一边步行一边思忖。此时大郕天下分作十三省,湖广尤为广阔。其范围包含湖北、湖南,且有巴蜀、广西一部。

    这湖北之地逐渐为汉民占据,广阔湖南却多有九苗。汉苗杂居,苗民擅盘古法等巫蛊之术,汉民引道门与之相抗,不想这道法流传,巫道结合,与那闾山一般,竟催生了梅山法。

    殷素卿想去湘西看上一眼,这梅山法能否化巫为道。

    殷素卿脚程颇快,日暮时分到得龟山真武庙。立于门前,殷素卿抬头观量额匾。须臾有知客道人上前稽首:“这位善……”待看明殷素卿装束,知客道人顿时改口:“……这位师弟,不知从何而来?”

    道门相称,从无师姐、师妹之说,便是坤道也序入门先后而称师兄、师弟。薛振锷虽然知晓,却依旧称殷素卿为师姐,大抵是心中有些恶趣味。

    他这般叫开来,引得真武一脉促狭道人纷纷改口称坤道为师姐、师妹。待离了武当山,外边却无这等叫法。

    殷素卿稽首:“见过师兄,贫道殷振卿,自紫霄宫而来。”

    知客道人当即喜形于色,仔细观量殷素卿,旋即问道:“师弟可是后山真修?”

    “惭愧,得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