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顺也机灵,拿起奏折只看结尾的署名,第一本是青州牧上的折子:“青州——”
显庆帝眼睛一扫,寻到地图上青州的位置,拿起朱笔,狠狠的打了红叉,接着是辽州,徐州——
转眼间,大梁疆域图上布满了大红的叉叉。
“哈哈,是浙州!原来是浙州!”
显庆帝大笑出声,仿佛费劲千辛万苦做了一道谜题,终于做出了正确答案,心中畅快无比。
他笑眯眯的提起笔,就要往浙州地盘上画一个大大的对勾,笔尖将要碰到地图之际,手腕却是一顿。
他狐疑不定的看着地图上代表着浙州的那一块地图,上面代表河流山溪的曲线十分密集,浙州素来多水,不然也不会被叫做浙州了。
若是他没记错,去岁大水,浙州首当其冲,之后老二在浙州呆了几个月,赈灾完,又修建了堤坝水库。
显庆帝的眼睛一眯,冷哼一声,提笔就在浙州之上打了个重重的红叉。
第二日,朝堂之上又是老生常谈,最近这段日子,围绕着各地旱情已经做了无数次讨论,无非是打深井,修河道,可惜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众人也都知道,怕是要等到秋后,旱情全面爆发,再大赦天下了。
幸好这几年大梁风调雨顺,国库尚算充盈,故而文官们争的面红耳赤,心中却并不如何着急上火。
显庆帝冷眼旁观,待他们吵的告一段落,冷声道:“长安侯,威武侯,段侍郎——”
一口气点了二十多位重臣,却是有文有武,“尔等留下,旁人退朝。”
众臣不明所以,带着满肚子疑惑拱手退了下去,只剩下二十几位重臣面面相觑。
还是长安侯踏前一步,率先问道:“圣上,可是有战报?”
他和世子已经开始交接,可若是战火燃起,这长安侯却还是要他来做上一段时日了。
显庆帝一直冷着的脸突然一松,摆了摆手,众大臣瞬间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战事,旁的都好说。
显庆帝看着一个个面露疑问的肱骨重臣,和气可亲的笑道:“众位爱卿,你们报效大梁的时刻到了。”
众臣们刚刚放下的心一下又提了起来,什么意思,听着怎么这么悬乎呢!
显庆帝笑眯眯的道:“诸位爱卿的子侄俱是一时之选,朕有一个不情之请,你们也都知道,小儿要穿着旁人的旧衣沽沾福气才好——”
话说到此,众人俱都明白了过来,一个个面色登时变的颇为古怪,敢情这么郑重其事的把他们留下来,就为了要一件小儿旧衣啊?!
众臣颇不以为然,威武侯上前一步,拱手道:“若论福气,哪个比得上皇上龙子——”
显庆帝的脸一沉,不快的道:“少废话,一句话,你给不给?!”
威武侯大汗,忙道:“给,给!”
显庆帝的目光向一旁扫去,落到哪一个重臣身上,那重臣就忙不迭的答应下来:“臣给,臣给!”
显庆帝站起身,长袖一挥:“诸位爱卿都抓紧了,今日宫门落匙之前,朕要见到衣服!”
看着拂袖而去的显庆帝,众臣只能苦笑,皇上,也太在意三皇子了。
在继开恩科,双状元启蒙后,尚未满月的三皇子又得了新的圣宠——皇上竟然在朝会之上,令二十几位重臣交出自家子侄的幼年衣物!
扒拉手指数一数,长安侯世子,威武侯世子,小段状元,何显何状元,张丰仪张状元等等等等,好嘛,光状元就有三!
皇上真是一点都不贪心!
张姑姑瞥了眼两个主子,小心的道:“皇上不但叫大人们把衣服送上,还责令他们不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