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的李思清,这个孩子到底算什么天赋,转过头,却看到,李思清长大嘴巴,看上去像傻了一样。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
陈涯给李思清带来的震撼,比其他人只有更深。
陆良臣演奏得很好,虽然如此,但是,陈涯的演奏,差距是一耳朵就能听出来的。
他弹得太震撼了。
李思清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李思清不是学钢琴的,但见过不少人弹钢琴。
但他没见过有人能这么疯狂……
这个形容词没错,就是疯狂!
在如此快的速度下,居然还有如此大的爆发力,与如此强烈的情感。
这音乐给他带来的磅礴压力,几乎要让他喘不过气。
他脑海里想到的只有一个词——愤怒!
这个人的音乐里,充满了愤怒、咆孝、嘶吼与抗争。
他的不甘,即使是完全的门外汉,都能感受到!
那咆孝声吼出的热浪,几乎要吹到每一个人脸上了!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在人群之中,所有人都一脸震惊,只有陆宁娜的嘴角,勾出一道似有若无的微笑。
她很想说:看吧。
就说这家伙无所不能了。
虽然以前她也没见过陈涯弹琴,但陈涯坐在那里的时候,她就知道他肯定会了。
不过,她这得意洋洋的心态,也没法跟别人讲了,只能成为永恒的秘密。
陈涯的演奏还在继续着。
贝多芬的魂灵,还在福寿堂的空旷处咆孝。
对于陈涯来说,有两个音乐家是特殊的。
其一是巴赫,其二是贝多芬。
这也是他把两人排在《传世二十首乐辑》前面的原因。
巴赫给人的感觉是严密,富有数学般的韵律美,绝对理性的逻辑感。
而贝多芬则完全相反。
他是情绪化的代名词,他的音乐里面有丰富到极致的感情。
而陈涯对两人的感受更加微妙。
在巴赫的理性当中,他总能感受到那一丝人性自由的辉光。
而贝多芬的情绪并不是无端之怒,那绝望的、爆裂的情绪之下,飘扬着永恒的抗争精神。
贝多芬一生的坎坷跌宕,远超过所有人的想象力,写成会被读者喷违反常识的那种。….
世上怎么可能会有这等的人呢?
怎么可能有人在遭受了如此多的打击,在近乎不可能的逆境下,怒而起身,领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名呢?
是怎样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使这个伟大的灵魂,如此奇妙地从绝望的黑暗走向辉煌的光明,又使他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逆境,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如果没有亲眼见识到这个人,很难有人可以想象。
一个人类,居然也可以强大地屹立成一个巨人。
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耳聋往往意味着他音乐家生涯的终结。
《第五交响曲》正是在贝多芬耳聋之后创作出来的。
这部交响曲又被称作《命运交响曲》,这是命运的不可抵挡的力量感,同时,也是抗争命运的人更加不可抵挡的怒吼。
而此刻,陈涯就在用钢琴的琴键,只用黑白两键,将贝多芬召唤而来。
这个独一无二的灵魂,正冲破时间长河,冲破历史的层层阻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