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看在眼中,缓缓道:“此事说来话长,武某长话短说,数年之前,阳谷县富户西门庆欲害我,吃我杀了,陷他勾结梁山,就此做了本县都头,消息传出,晁天王前来问罪,我等不打不相识,遂成知交。”
“后来结识了一个裴宣兄弟,他被江州知府蔡九迫害,武某激于义愤,前往江州,剐了蔡九报仇,机缘凑巧,又同梁山合力,救下了及时雨宋江兄弟。”
江州剐蔡九之事,播传天下,梁山大名,因此传出山东,在座众人无不知晓,只是其中不少人至此刻才知,原来曹操竟也参与其中。以他们这些天对曹操的了解,甚至隐隐猜得出来,这个“武孟德”,怕才是此事的真正主谋。
“因为此事,朝廷震怒,派‘双鞭将’呼延灼来打梁山,吾于其中周旋,集合山东群雄之力,杀败官兵,邀得呼延灼上山聚义,并结识了鲁师兄、杨制使这干好汉。”
“鲁师兄为人,诸位当有所识,生来宿慧,不同凡俗,我二人一见如故,当时女真人已然建国,北面商人传来消息,护步达冈一战,两万女真兵,大破辽军七十万!嘿,当真是兵威赫赫!我等都以为,北虏凶威日盛,绝非华夏之福,宋廷君庸臣佞,他日胡马南来,必不足保我汉家疆土!昔年五胡乱华惨祸,恐亦难免。”
老曹面色沉着,侃侃而谈,所言所语,字字都在明教群豪意料之外。他们众人连个朱勔都视为可怕无比的魔王,什么时候考虑过辽国、金国的存在?
此刻听得老曹这番言语,什么“华夏之福”,什么“汉家疆土”,虽不尽解其意,却也听出对方胸襟之博大,眼界之宽广,与自己等人相比,恰似林间燕雀与天上雄鹰一般,实在遥不可及。
便听老曹道:“何为五胡乱华?史书中行行白骨,字字殷红!那些下贱胡人,杀入中原做皇帝,我堂堂汉人,却连百姓都做不得,只能做他牛羊,所谓两脚羊者,任吃任杀,何尝有一丝尊严?”
明教这些好汉,读过史书的或者没几个,但豪肠热胆,谁也不缺,闻听此言,都不由切齿攥拳,大起同仇敌忾之心。
曹操视若未见,手往汴京方向一指,淡淡笑道:“宋朝太祖,欺凌孤儿寡母,做了皇帝,宋朝太宗,斧声烛影,占了龙椅。呵呵,得位不正,自然便要心虚,只怕手下臣子效仿,因此百余年来,一味盯着自家人做文章,毫无进取之意,以至于区区契丹野人,竟也被他占了汉唐故土,甚至怕他来打,甘言厚币,奉之为兄!呵呵,秦汉之世,岂有这等荒唐可笑之事?”
明教群豪既然造反,自然都视赵家为敌,然而平日大家里骂起来,左右也不过是“昏君无耻”、“奸臣当杀”这般骂上一气,哪似老曹这般,三言两语间,抽丝剥茧,连公认神武英明的太祖太宗都鞭尸一回,只觉得痛快淋漓,一股子血气直冲天灵盖,恨不得此刻就杀出帮源洞,同童贯拼个你死我活。
曹操摇了摇头,又道:“皇帝者,上承天意,下保黎民,若是有为的,便要开疆拓土,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不然天下太平了,百姓们生儿育女,人口日多,哪里来得土地于他耕种?若是无为的,也要内修德政,外御强虏,呵呵,就算我汉人没本事欺负别人,终不能给别人欺负去,你们说是不是这道理?”
石宝众人,何曾听过有人这般解说皇帝有为、无为,在他们心中,有为的皇帝就是老百姓日子能过好些,不会轻易饿死了人,若是无为的,也就是如今官家这般,此刻听老曹所言,便是所谓无为,也堪称圣贤明君在世了,他们本心里都还是百姓,谁不望有个圣明慈悲、睿智勇武的天子?当下一个个大头狂点,觉得再有道理不过,浑不顾老曹此刻所讲,和他弟弟来打了本教湖宣二州有何关系。
却听老曹继续说道:“契丹人辱我百年,女真人虎啸北疆,待他分出了胜负,便是天塌地陷之时!这一届皇帝不行,难道我汉家儿女就要束手待毙?呵呵,武某常常同兄弟们说,吾辈男儿,当试手补天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