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应官员竟然要不得不坐船逃离,前往江南。
更令他心痛的是,带领一半徐州兵去京城支援的他儿子,也没有消息再传回来,无疑是死在了北安军手中。
宋谦心中痛恨苏元,却又无可奈何,连秦州兵团在收到消息后都紧急返回秦州。这足以看出,秦州州牧也放弃了继续打下去的意思,不是和他一样要南渡,就是会投降苏元。
无论如何,江北是注定待不下去了。
唯一令他欣慰的,恐怕就是最后太子之位还是落在了周丞身上。他渡江之后,只要带领一家老小去周丞所去的州,应该还能在新建立的朝廷里谋个不错的差事。毕竟一半官员没能逃出,新朝廷一定会大量缺人……
宋谦这边如何想,在京城的苏元并不在乎。
不过他的确如宋谦所想那般,并不打算再立刻出兵,攻取江北剩下的徐州和漠州。不是打不下,而是京城这边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不处理好就带兵离开,只会留下一个烂摊子。
他这几天让沉炼负责审问那些官员,把一切有用的信息都从嘴里撬出。这并不困难,原先在北风城时,一些刀头舔血的强盗山匪,面对沉炼的审问手段都会变成小绵羊,何况这些养尊处优惯了的朝廷官员?
苏元估计沉炼都不一定要上刑,只要给他们展示一番锦衣卫那些花里胡哨的刑具,就能把他们吓地都供出来不可。
实际上也是如此。
沉炼只是亲自动手给兵部尚书陆广上了刑,哪怕后者吓得表示愿意配合,他还是用了刑。并且还让一众官员进行参观,据苏元听说,当场就吓晕了七八个。
沉炼这么做,纯粹是为了杀鸡儆猴,用陆广做例子,让官员们知道不老实交代的后果是什么。有这么一个例子,接下来便很简单,所有人都痛快无比地交代了一切。
其中有价值的,沉炼都记录下来,交由苏元。最后,他问苏元,这些人要如何处置。
“如何处置?”
苏元此刻正在内城,同其他士兵一同搬砖,烈日炎炎下满头大汗。
内城重建工作,他不光调集士兵和百姓,更是亲自参与其中。只要闲着没事,他便会亲自到工地上跟着一块干活。
他只有亲自参与,对于重建工作的内容和进度才心中有数。而且,这也能有效拉近他和京城百姓之间的距离。
以前因为朝廷宣传,和动辄抓捕异见人士的原因,京城百姓大多很恐惧苏元,恐惧北安军,认为这是群如同蛮族一般可怕的杀人疯子。
现在苏元自然要扭转这错误形象。他的努力几天内就起到初步作用,在严令之下,除了少数害群之马抢夺百姓财物外,基本上北安军对京城百姓是秋毫无犯。这就足以换来大量好感。
百姓们实际上都已经做好被北安军劫掠的准备,不少人遗书都写好了,待发现那种事不会有后,自然是喜出望外。
再加上先前朝廷官员侍卫放火是许多百姓亲眼所见,对他们更加痛恨,那对于帮忙灭火救人,以及重建民宅的北安军就会生出好感。
现在再看到苏元这北安王亲自下工地干活,就算有些书生认为他是在收买人心,却也不得不承认,起码比从前那些装都不装的官员强。
如此种种,苏元相信,之后再在京城实施他在太原时的一些政策,百姓们迟早也会像太原百姓一样,对他对北安军,都像是对待家人一样亲切爱戴。
因此,现在沉炼来问苏元要怎么处理那些朝廷官员,苏元自然也要像百姓的家人们一样。
这些人烧毁了自家家人的居所,怎么回报他们,还用得着说?
活命是一定不可能,但苏元犹豫片刻,却没有选择斩首示众。
他认为这么做,实在是太便宜这些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