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围攻牯牛山,就会多了一分保障。
他们既然把牯牛山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那么就不会轻易放弃,必定不会让军队把牯牛山
剿灭,那样他们失去了一个强大的助力,而且也失去了中转之地,要知道这牯牛山的位置十分巧妙,处在商道交汇处,两条商道都在其辐射范围,如果能占据牯牛山,那么对于商路的影响力就不言而喻,也是控遏螳螂川井盐输送到梁州城的关键点,因此对方绝对不会放弃,赵傲既然在梁州城暴露了,如今又追到了这里,就不会再回去,而是会留下了,组织人马骚扰大军的行动,为牯牛山分担压力。
只是不知道那支还不明底细的军队有多少人,青城山其他高手又是什么水平,还有那个蜀王,有没有派遣得力的人手前来,这些情况没有摸清楚前,即使毛宁带领五千大军围攻牯牛山,也不能保证成功。要知道光牯牛山就几百号人,一个接近底线修为的山主,两个一品高手,还有无数的二三品高手,虽然在正面跟军队对峙中不一定会占得便宜,但是耐不住他们搞偷袭,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啊,一旦给到他们优势的战斗形式,那军队士兵,还真就是待宰的羔羊,一个三品高手一口气都能杀二三十人,那么五千大军又经得起几番折腾呢?
而且这牯牛山山势险恶,地势狭窄,如果要上山,那铁定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军队排不开,只能以纵队的形式仰攻,那正是对牯牛山有利的地势,只需以无数的滚石推下,大军一定会死伤无数。
所以
怎么进军,才是艰难的问题,如果前面被拖住,后面又有大队人马骚扰,那么这战斗自然就落入别人圈套,会被活活拖死,大军人数上的优势,就不复存在,更要担心的补给问题,只需要切断后续补给,大军就危险了。
这些情况,毛宁在来的路上就考虑到了,所以没有把五千人全部带到牯牛山下,而是在沿途比较险要的位置上,都留了人驻守,为的是接应补给队,还有就是不让对方把显要位置占据,对自己这边造成威胁。
那几处地方,易守难攻,而且有掩体保护,一处留了二百人,如不是遇上特别厉害的高手,还有大股的人马,守下来是不成问题的,那么一来,牯牛山不管能不能攻下来,他们都能从容撤退,虽然人数被分散了一些,但是四千人围攻牯牛山,也足够了。
戴冠全力施展身法接近军队的时候,毛宁率领四千人已经在牯牛山下开阔地带扎营完毕,正在列队叫板,希望牯牛山的人能有勇气下来打一场,只是叫了好一会儿,山上虽然慌乱了一阵,但是最后又偃旗息鼓,并没有人下来迎战,反而是销声匿迹,似乎是躲起来了。
戴冠出现在军队侧方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被发现了,列队的大军顿时把矛头对准了戴冠,以为他是牯牛山的人,看到是一个人,都疑惑起来,这牯牛山的人这么托大的吗,一个人也敢应战四千大
军,未免也太高看自己了,未免也太小看他们了,正待给来人一个下马威时,发现此人身后还有四五人追了过来,随件明白,原来是一群人来搞偷袭,试探自己这边的本事吗?
士兵们疑惑不解,但是没有丝毫轻敌,手中武器那都是蓄势待发,只要人靠近,他们会毫不犹豫出击,将敌人碎尸万段。只是还没等他们出手,来人大呼道:“毛将军,救我,我是戴冠,青城山的人追杀我!”
毛宁原本在大帐处观望,本来都准备命令军队迎击了,听得喊声,顿时喊道:“且慢动手,自己人,放他进来,后面的人,给我用箭射杀!”
得了他的命令,立即有弓弩手上前,张弓搭箭,掠过戴冠,朝着后面几人瞄准。戴冠成功接近军队,身后几人眼见不能生擒戴冠,一阵懊恼怒吼,然后就看到密密麻麻的箭矢朝着他们落下,几人各自挥剑阻挡箭雨,然后无奈后撤,戴冠成功与毛宁会师,算是完成了自己的设计,牵扯了赵傲一行人,也感到了牯牛山,充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