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手这时却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然一尊先天高手走到哪里不受人尊敬?更何况这个先天高手还是大夏皇帝,一开口便震慑了朝堂,下面雅雀无声,着太监头子刘喜宣读圣旨。
刘喜朗声开来“封青峰关守将邓博成为宣威将军,三等伯,从四品上,赏黄金一百两,白银两千两,仍镇守青峰关,御敌于国门之外;封昭武校尉杨明忠为宁远将军,正五品下,赏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其余众将士均官升一级,按功劳进行赏赐,由户部、兵部统计管理”。
刘喜又打开了一封圣旨“着太子为靖州行军大总管,总揽靖州一切军务,在军事上可先斩后奏”,这封赐不可谓不丰厚,相当于又给了姬文武一大兵权在手。
难道夏帝不怕太子起兵谋反,当然不怕,一来太子是皇后所出,深得夏帝喜爱,二来夏帝已是先天巅峰,大夏境内谁敢造反。
姬文武携众将领作揖“儿臣谢过父皇,替众将士领旨谢恩”。
不过因为这个封赏,朝堂也是炸了锅,夏帝是直接将靖州交由了太子管理,以后谁还能与太子争锋,不过现在却也没有人去反对夏帝了,只要是夏帝决定好的事情,再反对那是作死无疑。
二皇子姬文才、三皇子姬文宗、五皇子姬文德是一脸土色,却也很快调整心态,上前恭祝姬文武。
散朝过后,众臣有的没的都过去一一道贺,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姬文武都一本正经的回了一句“谢谢”,针对武将却是寒暄了很久,虽然名字是姬文武,但行事作风一直没有体现文人的一面,以致于很多文臣都对姬文武有所不喜。
太和殿外,镇国公正在往前走着,一同走着的还有几个老部下。
姬文武看到后快速地追了上去“镇国公,稍等下”。
此时镇国公也是随众人转过了头“太子,有什么事嘛”。
其他几个老部下笑着“恭喜太子,贺喜太子,这次可要请我们吃酒啊”,说完后就先离开。
姬文武也是一一答应“改天得空一定请大家吃酒”。
“外公您走太快了,差点没追上你,您说:这次父皇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封我为靖州行军大总管呢,有点不合理,这可是偌大的兵权”姬文武朝着杨怀远说道。
“你也不要想太多,你父皇这么做肯定有他的深意,你明白他不会害你就对了,还有你有时间多去看下长空,我怕那孩子可能会想不开,整天窝在书房也不是事”杨怀远悠悠的对着姬文武。
说起了姬长空的事后,杨怀远也是有点感伤,那孩子本来该是大好年华,却奈何造化弄人。
姬文武听到杨怀远的话后,也没有在进行深究,他相信杨怀远既然这样说了,一定有他的道理。
“外公您放心,小九那边我一定好好关照的,并且会竭尽所能将他的病治好”。
从太和殿外和杨怀远分别后,姬文武就向着御书房走去了。
已临近傍晚,御书房此时的灯火也通明了起来,夏帝坐在案几前,看着堆满的奏折,时而皱眉,时而摸摸额头,他在等着姬文武,他知道姬文武一定会过来。
刘喜这时走过来小声的说道“皇上,太子殿下已经到了”。
“已经来了嘛,让他进来”说着将手中的折子放了下来。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奏折还没批完?”姬文武风风火火的径直走来。
看着姬文武,夏帝也是一脸的火气,别国的太子都是帮着皇帝批阅奏折,就这小子一天只知道舞刀弄枪。
“你小子能不能多看点书,学一下小九,不要一天只知道舞刀弄枪,还有这次你就先跟朕待到御书房学习如何处理政务,靖州的军务朕会安排人先帮你盯着,有事你再去”。
“父皇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