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夫的信念。”
“得得得,算我倒霉,我走,成不?”
“别,我走,我走。”
朱元章看摊贩急了,只能选择离开,泥腿子出身的他明白,摊贩都有固定场所,让别人在这开不成,去其他地方也有其他人排挤,今天一天都会没收入。
行走在街上,朱元章一边问询茶馆当铺,勾栏场所位置,一边开始重操旧业,找了个碗。
一切都是那么的丝滑,仅仅一上午,朱元章就已经打探清楚了两百来年的形式。
也知道,自己现在还是身处南京,当今天子是崇祯皇帝,现在的京师在燕京,现在南京刚刚开始流通一种叫做赤币的彩色币。
拿着花花绿绿的硬币,朱元章摸到自己刚才看好的茶馆,直接花钱,买了个说书的来给自己讲大明历史,美其名曰,怀念大明数百载。
“想当初,太祖他老人啊,那是……”
嗯,朱元章心中有些美滋滋,这种从百年后说起自己的好,怎么感觉那么爽呢。
“那太祖就没有哪里不好?”
“这个……”
被朱元章问到话的说书人,明显有些不敢开口,吹皇帝可以,你要是说他不好,在大明就是一个禁忌,谁也不愿意主动去提,都是私下议论。
不过,看着朱元章递过来的百元硬币,说书人不管了,只要不是乱说,这些又没啥,太祖做的不好的地方也不是没有不是。
“我今天听说,太祖留下了很多米虫,就以这个说。”
“这,也不能这么说吧?
不过太祖确实这事办的不妥帖,你说他惠及子女,皇亲国戚荣华富贵那没的说。
可他没想到,这天下宗室到了后面,有数十万之多,其粮饷千万,朝廷都发不起钱了。”
“数十万????”
听着全国宗室数十万人的规模,饶是朱元章,都咋舌了,他转瞬的高兴自己宗族枝繁茂盛以后,突然打了个冷战。
按照他设置的那个福利,光是换算起来,就已经让他感觉到帝国的不堪重负。
“你没看过报纸?”
“你接着说。”
朱元章没管,让说书的有些莫名其妙,只当朱元章再惊讶这个数字,确实,普通人谁想得到,皇室有几十万人了?
“太祖仙去以后啊,就是建文帝,建文皇帝即位后,大赦天下,改了很多太祖定下的朝政。
再之后,便是永乐帝了,永乐帝即位不久,将京师迁到了燕京,至此之后,皇帝一直在燕京。”
“永乐皇帝?他是太祖圣孙的嫡子吧?怎么想着去燕王那边定都?”
“额……永乐皇帝,就是太祖的第四子,燕王,你连这个都不知道?”
“什么情况?怎么会是老四?”
说书人看着朱元章的惊讶,有些奇怪,这人是不是从没听过这些?按道理,这么有钱,又识字有气魄的人,不像的
“圣孙刚即位,更改了太祖的政策,随即根据大臣建议,开始对诸王待遇进行削减,收回诸王兵权。
是年,五王齐归,第二年,燕王奉天靖难,历经四年,攻破京城,入城后,太孙不知所踪,燕王随即改元永乐……”
“靖难?
老四啊老四,你真可以啊,允炆,你可真让朕失望啊。”
朱元章人都懵了,如同一记重锤锤在他的心口,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看好的皇长孙,居然这么废柴。
不过想到朱棣的性格,朱元章又理解了,毕竟对于朱元章来说,朱标是他的大哥,长兄如父,又温文和善,继承大统他也没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