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清不楚的结果彻底激怒了百姓们。
门口的侍卫不敢动太学生,加上赵桓没有吩咐,大宋对太学生的优待,对百姓的优待等等,让这群人得以冲进皇城,占领了朝堂。
“禁军!殿前司!”
“止步!再过一步,视为谋逆!”
“登鼓请愿!让陛下一定要让李侍郎官复原职!罢免奸贼!”
皇城内冲突愈演愈烈的时候,汴京南面的汴河,三条快艇穿过来往的船只,带着引擎声冲到了汴河码头,这动静吓得岸上的厢军赶紧集结。
只是快艇上已经插好了赵佶的黄旗,让他们不敢擅动射击,而从船上直起身的赵佶,将所有人都震住了。
“那个是太上?”
“太上不是南下祈福去了吗?怎么回来了?难道是看打赢了就回来?”
“太上回来了!
太上,快劝劝官家吧!官家割地求和了!李纲李相,种师道种将军大战胜利,却被小人污蔑,免职羁押!快救救他们吧!”
岸上的一名百姓突然大声呼喊,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看向赵佶的方向,不禁也跟着喊了起来。
只是所有人都没注意,这个呼喊的人耳朵上挂着一个黑色的东西,眼睛是一圈浓厚的黑眼圈,显然一夜都没睡好。
“咳,诸位子民安静!诶,店……”
赵佶和陈烨一块站在船上,岸上的人越来越多后,手中拿着陈烨递给他的扩音筒,刚喊一句就把自己都吓了一跳。
好在陈烨示意他将扩音筒拿远,才没将自己惊呼的声音发出,和陈烨说了两句后,重新举起话筒。
“诸位守卫了汴京的子民,守卫了汴京的英雄将士们,大家安静!听朕说两句!”
这句话一出,顿时刚才还热闹的码头,厢军禁军士卒,还有码头的力士百姓们,都不由得停了下来。
现在本就是战争期间,码头军多于民,赵佶这突然一个高帽子,让所有地位低下,甚至大部分刺了面的厢军士卒,都感觉心头有种奇怪的东西。
“朕自体乏禅位以后,金人南下,国之危亡,无奈朕拖着病体南巡,只为大宋祈福,只为集结兵众,以御金兵,只为了我大宋,能战胜金兵,减少岁币。
幸得道君看护,蒙道君显圣,朕在南方集结兵众之期,听闻汴京由李纲,种师道带队,在诸位子民的万众一心,诸多英雄战士的捐躯奋战之下守住。
朕不禁喜极而泣,感谢太一,感谢太祖,感谢汴京的所有子民,所有战士,你们都是大宋的英雄,你们与大宋同在!”
赵佶说到这,就停顿了一下,向所有岸上的士卒注目,不时点头示意,被他望着的厢军赶紧低头,但手握兵刃紧紧的。
“原来太上不是逃了啊?”
“肯定不是啊,嘿,太上居然说咱们是英雄呢?”
“太上说的是那些死了的,你死了吗?”
议论纷纷的声音中,赵佶拉好感的作用体现出来,再加上人群中不停有人在鼓动,虽然刻意,但还是将话锋拉到利于赵佶的地方。
“然而,朕欢喜不过两天,紧随其后,朕就听闻朝廷诸官,竟蛊惑蒙蔽了官家,他们以官家深居宫内不知外情,就恐吓官家与金兵和谈,割地赔款。
更是让官家,将骨肉至亲,作为人质送上,诸位子民,倘若有贼人杀了你亲人,占了你家产。
这个时候你守住了你的房子,你等来了你的族人,你可以随便就能将他灭杀,这时候,却有人来叫你和解,让你赔钱给贼人,你答应吗?”
“不答应!”
“这时候有人告诉你,你还要把你兄弟拿给贼人做人质,你答应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