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数万人,轮着来,只做那么几件事,总能做完的,并不会影响种植生产。
可百姓为何全部都恐惧徭役,根源在哪?徭役影响生产,百姓就不得不给钱不服役,官府有钱才能去找没事做的人干活。
你还记得不,在县里时,我问过何家发家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他家上一代有人中了进士,中了进士就有一定的特权,可以让官府忌惮。
虽然不足以完全免税,可不让官府征发附近徭役还是可以的,所以只要他愿意,何家周围的农户都不用!!!
儿子明白了,原来如此,于是何家附近,只要有田的百姓,徭役就会越来越多,甚至直接影响了种田,可不管百姓怎么交钱,这些钱都不会是官府用来请人。
反而官府会继续去征发没人护着的百姓,让他们来做杂役。”
崇祯将徭役制度慢慢的摊开后,朱慈烺就明白了,只是提到这这,他对于何进财更恨了,同时,也明白了百姓为什么觉得衙役是坏人。
“可父亲,这样一来,何进财之流,不是更应该杀了吗?杀了他们,百姓就没有地主了。”
“杀,一个何进财是杀,天下还有数千个何进财,全部杀了吗?
嗯,倒也不是不行。”
崇祯摸着下巴说了句,听得一旁的孙传庭一个哆嗦,这天下地主势力庞大,地主等于官宦,真要是杀起来,怎么杀的完?
“不过,你要永远明白,杀是解决不了这种问题的,更何况,地主家都是官宦。
他们牵扯甚广,全部杀了,就是对大明的彻底破坏,而且,根源是在官府杂役问题上。
倘若是你,你觉得要怎么解决?”
“父亲您已经规划了重新分田,日后自然百姓都有田了,就要对徭役定下规矩,不能再让徭役随意附加。”
“没错!你已经说到点了,真正让百姓走上绝路的,从来不是三饷,不是农税,而是这个杂役。
可是你还要想,若是不以以往的杂役制度,地方的县衙开展工作会很困难,因为他们人少,又不能以杂役收钱,就没钱去找人干活。
若是要开展工作,就只有两个选择,加人,或者户部加钱,这又涉及到了国库收入的问题。”
“唔……”
朱慈烺有些丧气,崇祯说的这一个问题后面跟着另一个问题,让他感觉到了解决起来的吃力。
“儿子,你要记住,治国,就是治钱,国家有钱,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安排。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所以,你不仅要看农税,从农户手中收税,那才多少?你要想想,天下有钱人那么多,他们是怎么赚到钱的?
好好学,今天说得有些多了,你还理解不了,慢慢来,朕还能护你很久。”
崇祯不再给朱慈烺灌输,这大名还是皇家陆军最早控制,最早救灾的地方,所以直隶这几个府,百姓其实都已经缓过来了。
而接下来要巡查的河南,山东这些地方不一样,皇家陆军到得晚,还没有来得及大规模进行控制,人员也没扩充到位。
朱慈烺在接下的时间,会见到越来越多的人间疾苦,更多的人间地狱生活,大明的太子,会见到越来越多百姓的真实状况。
“父亲,明天我们去哪?”
“明天?明天直接去看运河,带你看看,运河的杂役,又是怎么生活的,运河是怎么成为大明负担的。”
晚上,朱慈烺在帐篷的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听了崇祯的话后,他心中思考的太多了,这两天以来,他了解到了大明的真正阴暗面。
正是因为了解得多了,他对于作为太子,未来怎么治理这个国家的方式,愈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