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位昏君,对此不管不顾就可以了。可问题就在于那些海寇,残忍至极,自己不可能因为想要遏制大魏的气运,从而将百姓们拖下水。
因此,在经过大致的思索后,魏云弈开口了,道:“那就让赵继光好好注意海寇的动向吧,关键之时,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出兵!”
其实他非常清楚,大舅子之所以呈上这道奏折。
要的就是可以拥有随时开启大战的权力。
因为在大魏的军事体系中。
除南境和北境。
需要市场抵御外地,可以随时发动大战外。
其他的驻军,包括水师在内,想要主动用兵作战,都必须经过朝廷的允许才行。
这样可以防止有一些奖励,随时随地发动大战,也算是遏制了武将的权力。
现在海寇活跃,大有袭击沿海地区的预兆。
他做出这个决定,也是为了保护百姓。
当然。
魏云弈心里很清楚。
大舅子才刚上任海州指挥总使。
前半生几乎都在平地上,与草原大军作战。
即便有一定的经验,但在海上,怕是很难占据到上风。
也就是为什么,魏云弈同意他对海寇作战的原因。
想着就算打起来,又能打到什么程度呢?
难道还能直接将海寇给直接灭掉不成?
而他对于大舅子的期望。
就只是能够阻止海寇上岸,防止百姓遭受无妄之灾而已。
“是,陛下。”旁边,兵部尚书林远松对此,也并没有任何异议。
海寇一直都是沿海地区的心腹大患,每个一段时间,就要上岸劫掠。只可惜水师不够强大,无法完全抑制海寇。
他想着,如今执掌水师的,是赵继光,希望对方能改变这种局面吧。
而兵部的事情完了之后,魏云弈刚想开口。
但不料在这时候。
礼部尚书王伦突然站起来,当即道:“回禀陛下,微臣这里也有一道折子,是陈玄策递上来的。”
陈玄策?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愣。
直到此时他们才想起来,这天启朝的第一位新科状元。
在之前已经被陛下打发到天度国了,要缓解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如今算算日子,应该也到快到目的地了。
果然。
王伦此刻继续道:“陈玄策说,他已经入了天度国境内,说是此次,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让两国再一次交好,不过他还说,这可能要花费点时间。”
天度国虽然与大魏毗邻,可要从京师出发,这段距离还是非常遥远的。
而且还要翻过数座雪山,条件可以说是非常艰苦。
众人在听到王伦的话之后,忍不住唏嘘。
本来新科状元。
且还是本朝第一位,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前途无量。
可谁知在那天朝会上开口,最后被任命为使臣。
这番遭遇,倒是让人很是无奈。
不过看对方在折子上的语气。
在场除了宋公文和张正明之外的几位大学士,却忍不住摇头哦。
两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历经了几十年的恶化,那里是去出使,就能够改善的?
尤其是阿厉王,暴虐成性,对大魏野心勃勃,想让他退兵,并且继续建立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怎么看都是有些不可能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