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军议里。
闻言吓得心惊胆战,连忙拜道:“禀上太师,我二人乃文臣,不谙武事,恐误国家大事,还请另择二员高明!”
太师心下冷笑,不谙兵事?我不在朝时,你二人构陷前线大将,诬陷诸侯,侵吞粮秣,指点江山可是精通的很啊!
“二位乃随机应变之才,通达时务之变,可参赞军机,前线征战,也是为国效力,二位贤良,不可推卸!”闻太师捋须道。
这顶高帽子一戴,费、尤二人有苦难言,只能苦涩应诺。
随即闻太师为三人敬酒壮行,点精兵两万,沿路檄文州府,再供应民夫数万,凑够五万大军,再次征西。
对于闻太师来说,鲁雄西征,不论成与不成,至少送走两个贤才(祸害)。
朝中没了费仲、尤浑阻挠,自己也能大刀阔斧改革一通,好早日稳定朝廷,趁早亲征,讨灭西岐之乱,还海岳清宁。
……
相比朝歌,太师忧虑朝堂,西岐姜尚可谓是春风得意,又有高人来投,西岐日盛。
却是这天庆功宴后,刘樵等人正在相府与姜尚商议闲聊。
姜尚道:“封神台落成,我还未去看过,须得择个吉日,祭祀一番。”
“师父放心就是,每一寸土石我都检查数遭,绝对都是按规制来的,没有问题。”刘樵保证道。
姜尚含笑道:“你素来谨慎,办事我也放心,但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不慎。”
这时有差官来报:“禀丞相,诸位道长,府外来了个道童,自称是丞相师侄。”
“哦!快请他进来说话。”姜尚已从刘樵这儿知道李兴霸已经上榜,想来就是这来投的道童杀的了。
刘樵、哪吒、金吒等人也来了精神,纷纷翘首以盼,看看是哪位同道来了。
却见施施然走近一个道童,挽双孤髻,面如白玉,水合袍杏黄绦,麻鞋道履,左右肩斜背二柄宝剑,一见姜尚,忙施礼道:“见过师叔!”
姜尚问道:“快请坐,道童你从哪里来?”
还不待那道童说话,哪吒已经蹦起来抱住那道童,金吒也上去道:“好兄弟,咱们三个今日相会也!”
见姜尚不解,金吒忙解释道:“这是舍弟木吒,在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座下学艺。”
姜尚惊叹道:“好,兄弟三人皆拜得高仙,如今又一同辅佐明主,妙哉。”
刘樵亦赞道:“兄弟三人佐明主,简篇万年,史册传扬不朽!”
姜尚下令道:“择吉日至岐山,三代弟子悉数都去,祭祀封神台!”
自此西岐高人愈发多,声势日盛也。
鲁雄这边受了将令,不敢怠慢,祭宝纛旗,杀牛、宰羊三牲,不日起兵。
时值夏末秋初,酷暑难耐,三军尽数卸甲于车架,自穿单衣挥汗而走,马儿气喘吁吁,步卒个个难走。
一路过五关,有探马来报,鲁雄看过信函,大惊道:“张桂芳已战死沙场,首级悬于东门!”
自家一行大军正是去救援张桂芳的,这才出五关到岐山,惊闻桂芳已战死,兵马尽没于沙场,这可怎么办。
费仲、尤浑一听更怕了,张桂芳是朝廷擎天柱,架海紫金梁,他都战死西岐。
自己这三瓜两枣加鲁雄老胳膊老腿,岂不是去西岐送死?
所以费仲、尤浑连忙建议道:“禀上老将军,既然桂芳已死,吾师不必再去了,先安营等太师旨意吧!”
鲁雄闻言沉吟,问探马道“前面是个什么所在,可有山脉水源?”
“禀将军,前面是岐山,山高林密,有河流溪涧。”探马回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