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卿燕扑哧一笑,抓住了那双白嫩小手。
“好好好,找不到我就给你画一个。”
“多谢吕姐姐。”少女大喜,埋头就往吕卿燕怀里钻。
摸了摸这个粘人的小脑袋,脸上挂着微笑的吕卿燕眼中却难掩一抹五味杂陈。
公主在描绘她心中完美驸马的时候,那个人的身影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了吕卿燕的脑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方伯出现的时候,裴凉正准备带着夭娘离开藏书楼。
“见过前辈!”
裴凉也不觉得惊讶,抱拳施礼。
“老爷让我通知你一声,暂时不要出来,朝廷有位公主来访,地宫的秘密不想让她看到。”
裴凉点点头,说了一声明白。
“哪位公主啊?”
夭娘一听是公主,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
方伯微笑着说道:“是先皇的女儿,当今皇上唯一的胞妹,封号陈国公主,刚到及笄之年,颇为受宠。”
“可是朝廷派来打探虚实的?”裴凉皱起了眉头。
方伯心中早把裴凉当成了吕家的核心人员,可以推心置腹说任何事,当即摇头道:“陈国公主属于太后一脉,跟吕家一向交好,太后曾经让我家小姐去宫中当过公主伴读,俩人算是一起长大的,已经情同姐妹,这次来就是听说小姐到京城了,非要跟着老爷一起来。”
方伯说罢,哈哈一笑,招呼二人回到楼里。
“眼下还早,闲来无事,老夫就给你们讲讲吕家和朝廷这些年的恩恩怨怨,怎么样,想听吗?”
裴凉和夭娘对视一眼,都笑着点头。
三人随即席地而坐,方伯那苍老的容颜也开始泛出追忆之色,从头说起:
“建隆三年,老爷以山东举人的身份赴京参加会试,第二年便中了殿试榜眼,被德宗皇帝亲授翰林学士,后来历经宦海沉浮,官是越做越大,昭宗朝时,已位列三公,获封太子少傅,那时的太子还是昭宗的嫡长子,自幼聪颖好学,端庄仁厚,在老爷的悉心教导下,已有了一代明君的风范。可惜中途突然生了一场大病,没撑过一个月就撒手而去,太子的英年早逝对老爷打击还是挺大的,后来昭宗在一帮佞臣的撺掇下,立了三子韩王周矩为太子,也就是当今的皇上。周矩在封地时就多有不法之事,民怨极大,曾经被老爷当廷弹劾过,后来昭宗欲再立太子时,老爷也是力荐最为合适的四皇子为太子,种种都被周矩记在心里,这仇怨就算结下了。”
老管家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见二人一副所有所思的神色,又道:“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坐到宰辅这个位置,能够全身而退的历朝历代都屈指可数,新皇登基,势必要培养自己的势力,那些旧臣,要么辞官让道,要么俯首帖耳,甘当皇帝麾下之犬。”
夭娘对这些围绕权力的斗争完全不懂,却也晓得其中利害,更不敢胡乱发言。
“皇帝是铁了心置吕家于死地?”裴凉问道。
“吕家势力太大,早已成了皇室眼中之钉,万万没有退路可言了。”方伯摇头苦笑。
“老爷最初的志向是当个能为百姓做事的好官,清官,可越到最后越发现,帝王眼中,哪有什么好官佞官之分,都是给自己看家护院的狗罢了,为了不使这些狗脱离控制,势必都要拴上铁链。昭宗皇帝除了最后选错了太子,他这个人还是很英明的,把帝王之术运用的炉火纯青,他在位时,给了吕家无与伦比的权势,可与之对应,老爷就要套上最沉重的枷锁,将自己把柄老老实实的交到皇帝手中。”
“可是当年的三秀才投湖案?”
“哈哈,正是,想不到你也有所耳闻!”
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