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少,倒是路上有不少昨夜醉酒的人,有些人就地躺在路中央,浑然不觉。来往的行人对于此似乎也早已习惯,所以没有人在意那些醉汉。
两人一圈下来,沈况最终选择了一家名叫冬景楼的铺子。
虽然叫楼但其实就是个铺子,铺子后院当下大概正在酿酒,浓烈的酒糟味便是站在铺子外沈况都闻到。
铺子不大,大概和朦胧城中的那间梨花酒馆差不多。
接待沈况的是个年岁不大的少年人,约莫着比慈姑大不了几岁,少年人说父亲母亲都在后院酿酒忙不开所以就让他在这里看着。
冬景铺子只卖平山酒这一种酒水,少年人猜测沈况多半是个外乡人所以卖酒前解释道:“客官,得先与您说一声,平山酒的酿造过程中会用到一种只有我们平山城当地才有的果子。这种果子一年四季都有出产,只不过季节不同口感不一,所以酿出酒水的味道也会随着季节变化。客人若是之前喝过平山酒觉得这一次味道不一样了,可莫要以为是我们家坑骗你。”
沈况闻言看了一眼慈姑,慈姑则摇了摇头示意她也不知道。
沈况笑道:“无妨无妨,我其实也是第一次喝平山酒。小兄弟,不知可否将四季酒水各给我尝一杯,尝过之后我再买?”
少年人闻言打量了沈况一眼,一个模样平常的江湖人,不过有侍女做随从大概也不差钱,所以一番衡量后少年人应了下来。
少年人用了四个小酒盏分别给沈况倒了四季平山酒,沈况谢过后这才一一品尝。
春酒和冬酒酒味重,果香味淡。夏季酒酒味偏淡,甚至还有一丝微甜。秋酒最为特别,果香和酒香五五之分,不过酒味依旧醇正,并没有谁被谁掩盖得迹象,秋酒像是陈年佳酿,只是有些微苦,影响了些许口感。
沈况一一饮过后,少年人也缓缓介绍道:“四季之酒各有人爱,不过因为秋酒微苦所以喜爱之人少些。大部分客人都爱和春酒和冬酒,偏甜得夏酒更受江湖女子喜欢。”
不过于沈况而言,他倒是觉得秋酒中淡淡的苦味恰到好处,所以少年人介绍完后他解下腰间酒壶让少年人装满一葫秋酒。
“一共四两银子。”
沈况点头表示可以接受。
见沈况满意价格,少年人脸上也随即露出微笑,随后他熟练的替沈况装满酒。
也是在这时候,后院忙活的孩子父亲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概是注意到了铺子外的客人,过来看了一圈。当他瞧见儿子已经在给客人装酒后,笑着给沈况告罪了一声:“活计忙让孩子招待,慢待了客人。”
沈况只是喝酒而已,没那么些讲究,所以随意摆了摆手示意汉子无须道歉。
少年人虽然年纪不大但装酒的手艺却是娴熟,汉子笑着说都是耳濡目染出来的,以后大概也就指着这门手艺吃饭了。
少年人将装满酒的葫芦递给沈况,沈况掏出四两银子放在柜台上。
鹿尾街其实除了酒之外没什么特别之处,而且这里的酒还是富贵人家看不上眼的下等酒,所以鹿尾街上林立得都是一些小酒馆甚至是小酒摊,店家从不吆喝,全凭来的客人喜好自行选择。
走完鹿尾街,慈姑说这里离着南坪坊不远,恰逢这时候早市正热闹。
慈姑毕竟是个小姑娘,所以很喜欢热闹场面,沈况本也有意去看看,故而在慈姑的带领下两人很快就到了南坪坊。
一到南坪坊,沈况才意识到什么是声势浩大的早市。
乌央乌央成片的小摊首尾相连一眼望不到边,各个小摊上兜售着各种各样的吃食,形形色色让沈况一时间看花了眼。
南坪坊里香味弥漫,勾动着食客的味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