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开心,滑稽也是真滑稽。
长桌饭食,一直进行到亥时许才结束。
妇人们或是扶着自家醉倒的汉子回家,或是留下来收拾杯盘狼藉的餐桌,沈况和苏瑶则由那孩子们领着去了今晚下榻的房间。
房间就是一个简单整洁的小院,听孩子们说平日里没人住,不过常有人打扫,就是村长爷爷拿来招待客人用的。
平日里因为很少有外人来流水村,所以一连就搁置着。
孩子们说,从小到大,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外面的人。
两人的马儿沈况没敢假借他人之手,由他们自己牵着一同去了小院。
流水村里也有马,不过在村子里金贵着。
几名孩子跃跃欲试说想骑马试试,沈况没拒绝,一个接一个,一段换一段,兜兜转转让每个孩子都感受了一遍,故而过了许久他们才到了那处小院。
孩子们将沈况和苏瑶送到小院外后,就手拉手心满意足的回去了,说是回去迟耳朵就又得挨娘亲揪了。
沈况与苏瑶笑着与那些孩子挥手告别,看得出来两人都很喜欢孩子。
看着孩子们欲渐消失的背影,沈况忽而想到了跟着韩师叔、时雨一起回秋落城的湘儿。说来,是他有愧于颜前辈,没有照顾好她。
孩子们走后,沈况和苏瑶将马儿栓在院外,喂了些草料和水。
赶了一天的路,这会儿一切放松下来,沈况还真觉得有些累了。
沈况手枕着头哼着小调,慢悠悠的朝屋子里走去,苏瑶也跟着一道。
刚吃完饭,加上沈况又喝了酒,所以这会儿毫无睡意。两人闲来无事,就并排坐在门槛上看月亮。
苏瑶看出沈况这会儿心情颇好,便调笑道:“呦,沈公子今晚兴致不错啊!”
沈况闻言笑道:“还行,还行。我们误打误撞进了流水村,难得安静,能不高兴嘛!”
苏瑶闻言似有所感便也跟着道:“这里的村民与世隔绝,就像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一样,安宁祥和。”
五柳先生?
沈况好奇的偏过头问道:“五柳先生?谁啊?”
还有这么奇怪的名字?是叫赵五柳,还是李五柳呢?沈况心想着。
苏瑶看着沈况笑问道:“你小时候不读书的吗?”
沈况则义正言辞道:“读啊,怎么不读。那时候我天天一大早练剑,然后就要读书,师傅最喜欢看着我背诵。”
“那你怎么不知道五柳先生?”
沈况谄笑道:“多半是忘了,圣贤书里面有那么多先生,我哪能一个个都记得。”
沈况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完,心里不免暗自回忆,书也读,不过读的快,忘的更快。
苏瑶笑了笑,也不打算戳穿沈况的谎话,只是轻声道:“五柳先生就是陶潜,陶先生,前朝很有名的一位诗人。因为先生门前种着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五柳先生。现在想起来了吗?”
苏瑶说完笑着看向沈况,沈况也跟着笑道:“奥,真的忘了。”
一句说完,沈况赶忙岔开话题道:“你说的桃花源又是个什么地方?”
苏瑶给沈况解释道:“对于桃花源的说法,各家各派不一。有人说先生真的去过,那是一处人间仙境;也有人说那是先生杜撰的,世上不曾有过桃花源。先生笔下桃花源里的百姓安居乐业,那里没有繁重的赋税,也没有官员的压迫,有的是一片祥和与怡然自乐。”
沈况被苏瑶的一番话勾起遐思,想着想着脱口道:“真的有那样的地方吗?”
苏瑶点了点头:“流水村就挺像的啊!”
说完,苏瑶朝着天空指了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