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111章 除污去垢(2/3)

br>    布告下发各地,前来应试的书生络绎不绝,挤满了郡守衙门,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叫人看着心欢,感知欣喜。

    通过三天的考核,严格筛选,优秀者被录用,没被录用的,给予鼓励,赠送来回的路费,学子们欢欢而归。

    王猛见事情有了头绪,正式拜夏衍为幕府文书,打理政务;拜陈亮为新军军师,负责招兵,在南边草地上监造军营。

    一切事情处理停当,王猛话别美丽的妻子如心,带着陈鲲西进北上,购买战马。

    一个月过去,袁天刚接到夏衍的书信,带着所有部下来投,夏衍殷勤接待,让陈亮将三百来人一一编辑造册,成为朝廷军人。

    袁健儿带三百人南下,跟郑经所统领的兵马合为一处,正式操练起来。

    朱大咖、左彪、林英、林杰、袁成、元恭、元敖、秦放八人,做起了百夫长,每人训练一百来人。

    除了郑经作为总指挥,郭凯、林震、冠英、方龙、高虎、袁健儿都成了新兵,接受训练。

    郑经听从王猛的指示,将这八百来人当成种子兵,耐心教导,严格训练,用心培养。

    朱大咖八人训练军士,沿用王猛训练他们的方式,要求严格,训练苛刻,士兵难以接受,叫苦连天。

    特别是袁天刚带来的那三百人,散漫惯了,让他们戒酒戒色,还要勤训苦练,觉不能睡到自然醒,简直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军士们情绪不稳,骚动不安,军中风言风语不乱,似有哗变的趋向。

    郑经虽一身武艺,却不善墨水之事,赶紧上报陈亮。

    陈亮来到军营,了解情况,为缓和士兵情绪,放了将士们一天假,又给将士们明了一天的是非,讲了一天的道理。

    几经开导,将士兵们那燥乱不安的情绪被扑熄了下去,消除了隐患,平息了骚乱。

    袁天刚得知事情始末,为了支持王猛的建军事业,倾尽所用,买来酒肉犒劳军士,鼓励大家‘贵在坚持’。

    朱大咖八人经过陈亮一番浅显易懂的说教,渐渐地明白了循序渐进的道理,官、兵开始融洽起来。

    军中士气大振,郑经倍感欣慰,在军营外,偷偷地请陈亮喝了一顿小酒,作为感谢。

    两个来月过去,王猛购回了三千多匹好马,陈亮招收了六七千多名新兵,皆为青壮年。

    经过王猛两个来月的言传身教,陈鲲熟悉了马市的行情,初步地学会了判断马匹的好坏,可以独当一面。

    王猛让陈鲲在枹罕休息了四天,便让他带着袁若瑛跟十个帮手北上购马,一来想锻炼一下他,二来想送给他一桩姻缘。

    袁天刚明白王猛的用意,见陈鲲外表俊美,为人爽快,一个实佳阳光少年,加上认同王猛为他的少主,便也鼓励袁若瑛北上,相帮陈鲲。

    夏衍对河州官场严格整顿了一番,对过往商旅、商贾、当地商铺的收费标准进行了修改与调准,重新颁布新的规则,加强了对过往商旅收费的把关,最大程度地跟商家达成共赢,得到商旅商贾们的全面肯定与认可,皆大欢喜。

    为了求得更多的马匹,夏衍得到王猛的支持,对管辖范围内的草场牧民给与养马的优惠政策。

    办妥了上边几项政务,夏衍清闲了许多,便带着袁天刚去看望四弟宋波,王猛本想同行,夏衍没有同意,只好作罢。

    王猛借着买马的机会,将所管辖的州县走了一遍,对各地的民风民俗做了一次深刻的了解,解决了好几起重大的民事纠纷,得到了各民族百姓的拥戴。经过个把来月的跋涉,一些当地县老爷们不敢也不想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购回了两千多匹战马,收获颇丰。

    回到家里,看着如心那个微微有些响动的肚子,好生欢喜,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