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四百八十七章最数古徐州(三)(2/5)

三人,还没来的及说话,都是对视了一眼,面面相觑的完全不明白,自己三人,刚刚进了南京城,是这么得罪马士英了?

    “人家不见咱们。”

    李定国的语气莫名的叹了口气。

    本来他们亲自来马府,就是给了马士英的一点面子,奈何人家不要,这就让人很难堪了。

    “他怕是还不知道,咱们前来是要他去大牢里走一趟吧?”

    对于这些做过官的儒生们,孙传庭是最有发言权的。

    只因在他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将官的时候,经常面对的也就是这些人。

    “应该是的,不然那会有这么足的底气,话说,他该不会是以为咱们一起来,是要请他出来做官的吧?”

    刘世勋话刚说了一半,忽然语气一转,惊诧的问道。

    然后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脸上的表情就更加古怪了起来。

    “不要以为,人家就是觉得咱们是来请他做官的,而且是那种南京的官员非他莫属的自信,来拒绝咱们的。”

    像马士英这样的人,李定国见得多了。

    当回在清理了整个雍州之后,不知道多少的儒生们,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一个个高傲的不行。

    可最后恍然发现,做官的都是那些只认识一两个字。

    又或者懂点数算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立刻就炸锅了。

    若不是各处的军队,都还在虎视眈眈的看守者,以此来保障那一次官员就职的顺利,说不得已经闹腾的仿佛天塌了一般。

    后来的事实证明,缺少了这些读书人。

    大明的江山,依然稳固的很。

    除了最开始的生涩之外,熟悉了官场的流程之后,新换上来的官员,治理地方上的水平,也在跟着提高。

    有大明分发的做官手册,就是最不会做官的人,按照上面的提示办事,也不会错的有多么的离谱。

    总之。

    要比那些识字的儒生们,干的好的多。

    当然,因此而来的各种流言蜚语,也是层出不穷,可皇上不在乎,也就没有人在乎了,随便说说而已。

    还能成为大明百姓,茶余饭后的一点打发时间的乐子。

    百姓们是最实际的。

    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那都是心里门清。

    乐子就是乐子,谁会真的当真。

    真的当真的人,怕是生活过得好了,忘了以前的苦日子?

    那都是被家中的长辈们,扯着耳朵训斥的对象。

    “哎···这样的人,那怪会把南京城弄得一塌糊涂,还没有人家魏国公徐文爵有本事的多。”

    刘世勋摇了摇有,对曾经的那些遗留下来的儒生们,心中是越来越失望了,跟不上时代,还不愿意改变自己。

    更加不愿意去学一点新的东西。

    真以为有人会被仁义道德,死死的锁住不成?

    他们学习这个的人,都知道春秋笔法,都知道亲亲相隐。

    不过是一群,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就开始讲仁义道德,有利的时候,谁还记得仁义道德是个什么东西。

    难道都要把别人都当成了傻子不成?

    “这话怎么讲?”

    李定国说出口之后,就意识到自己问的这个问题,简直是在丢人。

    “人家捞钱的手段,不说独一无二,也是独树一帜,而且对整个南京的控制,也都是很可怕的,相信我,若不是咱们来了,没有谁能够把魏国公给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