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估计老头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还能怎么样?认命了,还别说,这老头现在见到我都是绕道走,被我堵过一次,还说了一句让我好久都没有回过神的话。”
孙传庭不知为何每次见到张国维,心情就会好上不少。
傻的可爱,又不让人讨厌的老人,还肯踏实的干工作,曾经朝堂上的像韩爌那些大臣们没有向老头下毒手。
很可能就是留着这么一个人,看着会舒心很多。
“什么话,说来听听。”
“他说:你让老头子活在梦里会死啊。”
“也对,一个完全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的人应该很幸福,若是揭穿了之后,就会患得患失,晚上睡觉都不会踏实。”
“我也这么觉得,谁让那老小子拿到的精进最多呢,不过皇上接到了我的奏疏,应该会给张国维留着那笔金元。”
“他自己的奏疏上怎么不写这件事情?”
“文人吗,有脸皮厚的比如说你,也有脸皮薄的如同张维国。”
“······”
两人的谈话告一段落。
一个忙着做善后工作,另一个却想着是是向东昌府进发,还是穿过运河向着衮州府而去。
又或者去开封府,然后接管徐州。
最后在地图上画了一条横线,还是先拿下济南,青州,莱州和登州,切断皮岛袁崇焕的补给最好。
只要金陵的那些人,没有一位厉害的领兵大将。
那么接下来的清理其他地方,绝对会容易很多。
**
东昌府区历史悠久。
东昌府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成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江北一都会”。
商代末期, 为纣王庶兄微子的封地,史称"微子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西周为"郭国"领域。春秋战国时属齐国。
秦始置县,名聊城,属东郡。两汉仍属东郡。
三国时属魏国平原郡,晋代属平原国。
南北朝时,初属魏郡,后属北魏平原郡,为平原郡之治所。
隋开皇三年(583年),平原郡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王城置博州,遂属博州。大业初年博州撤销,改属武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博州,辖聊城,以聊城为其治所。唐天宝元年(742年),为博州博平郡领。天佑三年(906年)后,曾一度改为聊邑,但隶属未变。
后晋及宋代至金,均属博州,皆以聊城为治所。
元代,设东昌路总管府,聊城隶属之,并为其治所。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东昌路为东昌府,为其治所,县为府领。
然而随着孙传庭的队伍到来,繁华的大运河漕运,一落千丈,没有了当地官府的官吏和运作。
根本就看不到多少来往的船只。
似乎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把此地给分割成了两半,运河中的船只,再也不会行驶到这个地方来。
仿佛这里就是有钱人的龙潭虎穴,只要进来了就别想出去。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如今的大明,那个一个大商人身上会干净,然而只要不干净,来了就别想着能够离开。
渡河的船只不多。
皇上手中也只建立了一个大型的造船厂,还是在天津卫。
远水解不了近渴,就地花钱征用,也没有那一艘船,能够把他们差不多一万五千人给运过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