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136章 共生养殖:稻田养鱼(2/4)

r>    以现在这个时间段,新人类海上城市来到这边是比较少见的。

    海螺港交易场那些得到了项杨出售的情报,也不可能马上过来,超过时间太久的出行,通常都不会那么的简单。

    他们的工坊是有造船器具的,海上城市的工坊是个手工造船厂,但庄园级只能制作小型船。

    他们不知道进入村级,会自动得到一个更加专业的正式小型造船厂,所以项杨猜测是买去研究技术了。

    救生船交易刚刚完成,项杨就接到了王燕的视频通讯。

    “老大,新来的郁海宇,看过农场后提建议,我们能不能种植水稻的时候也养鱼。”

    王燕说道:“就是共生养殖,水稻和养鱼,或虾蟹等同时进行,因为水稻是泽地作物,除了晒田时期,有足够的水,水生生物也可以除害虫,增加肥料等。”

    “他们以前的城市都是这么搞的,这可以获得水产的收成,还能增加水稻产量,他们有这种技术,我想还是应该利用起来的。”

    城市农场的害虫很少,但弄得好可以每亩增加粮食产量百分之十以上,还有增加肥料,增加水产都很诱人。

    鱼塘就是养鱼的,但在镇级,甚至到了县级,面积也就那么点大,难以大批量养殖。

    郁海宇就是上次被救起的人之一,他们原来那座海上城市的农场技术主管,这个职位不属于工程技术类,但仍然算农业专家。

    真正算工程技术类的是那种会培植改良作物的人员。

    来到神龙城后,项杨也让他担任农场技术主管了,因为神龙城也很缺这方面的人。

    王燕是所有农业方面的主管,所以郁海宇也归她管。

    实际操作当然不行,但王燕本身也了解一点蟹田、鱼田共生养殖方面的知识,她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还可以缓解战士出城狩猎的压力。

    增加鱼类肉食,也可以增加食物储备的多样性。

    “在人口增加前,可以试一下,如果效果好,以后也可以保持。”项杨也只是听说过,没见过。

    因为这个技术含量也是有的,特别是管理比较繁琐。

    不仅是共生养殖方面本身的技术难度,也会造成出行比较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等,一不小心出现水产和水稻都歉收也有。

    加上额外的储水量增加,城市重量提升,移动时消耗也会稍微有点增加。

    当然,这个增加相对于得到的大量水产,仍然算微不足道,何况养鱼还会给农田自然增肥,这会减少增肥之类的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

    主要在于出行计划的安排变得复杂了,种植本身也将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陆上城市比较少搞这些。

    空中城市则基本不会搞这些,事实上空中城市也没有鱼塘,他们平时也不大会养鱼类。

    但据说海上城市比较多,技术很过硬,现在看来是真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陆上城市,也包括空中城市,穿越野外,没有交易场支撑的时间,出现连续几个月是比较少见的。

    因为地面上能到的城市,相对来说是最多的,陆地上的交易场也最多。

    即便不是那种地理很好的地方,也可以建立维持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那种临时交易场。

    一旦到了海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单纯海上的交易场,一般都要依赖小岛来建立,所以数量注定不会多,交易场跟交易场之间,大多距离很远。

    也因此一次离开交易场的时候,飘在汪洋大海中的时间通常都会很长很长。

    然后,蔬菜水果之类补充维生素的食物,就变得像淡水一样的重要,对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