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争吵中嗅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大家对于外城那股地下势力未免太过上心了些,其中恐怕有些自己没有掌握到的隐秘存在。
不过现在这种时候不是了解内情的时机,所以他强压下心中的好奇,依旧看着下方朝臣们的表演,等各方都演得累了,出现了短暂的空窗期,他才笑眯眯地开口道:“好了,各位臣工们的心意孤已了解。这件事就交给武王去追查,务必将事情弄个清楚明白。同时针对外城屋舍的破坏修葺以及受害百姓的安抚工作也一并交由武王处置,务必保证三日之内将事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下方一位看起来三十余岁年级,方脸大耳,眉宇间和文王有五分相似的中年人从人群中走出,对着上首端坐王位上的文王躬身行礼,口中大声应是。
这是周文王的次子,现在已经获封王号,封号武王,算是周文王指定的法定继承人,未来继承大周王位的可能性是九成九。
为了保证大周王位过渡平稳,其实从一年前开始,大多数时候周文王已经退居二线不再处理朝政,大部分朝政工作都已经交给了武王处理,现在唯一还被文王把握着的就是大周镇国神器,等他把神器交出之日就是他正式退位之时。
不过周文王已经定下了三年的考察期,只要武王能够在考察期内表现得足够让文王满意,那文王就会正式交出王权。
这也是文王喜欢在朝会上将所有事情交给武王处置的原因,这是在渐渐树立武王的权威,让他能够在自己正式退位后镇压得住下方的一应大臣们。
其实周文王如此煞费苦心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大宋当年的权力更迭惨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不能够让王权顺利更迭,王朝的局势就很容易产生震荡,这对于一个群敌环伺的王朝来说可是有可能成为致命弱点的。
赵镝自然不知道大周的局势,这方面的情况他连问都没有问过李冈,因为很多时候他其实并不太喜欢去关注一国大势,对于大势的把握并不是他的专长,他擅长的还是江湖上那一套直来直往的打打杀杀。
在梁山他也是赶鸭子上架,第一次亲手经营一方势力,虽然做得还算不错,那也只是因为他有着前世的经验,至少知道人类国度发展的趋势,对于梁山这方小势力来说,借助这些经验掌控局势还是游刃有余的,但是大到一国的经营赵镝有自知之明,以自己这点经验想要玩转还是太难了。
不过赵镝并不着急,他上一世就是从草根崛起,自己知道自家的优势,所以赵镝也没有妄自菲薄,尤其是在这乱世之中他绝对是如鱼得水。
赵镝虽然不知道大周的局势,但是他这两天一直都在关注外城暴乱的话题,经常出入茶楼酒肆,很快便大致弄清楚了朝廷对这次事件的处理情况,同时也弄明白了全权处置此事的武王身份。
对于这位周武王赵镝心中其实多少也升起了几分好奇之心,毕竟封神这个神话故事在上一世绝对是深入每一位华夏百姓的心中,赵镝自然也不能幸免,对于这个神话故事中的绝对主角,赵镝多少还会有几分好奇之心的。
他已经见过四大名著之一中水浒里的一百零八位主角,对于这个世界上出现几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已经见怪不怪了,就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会不会重新上演一次神话故事,而自己在这个神话故事中又应该以何种角色身份出场。
这好奇心一起,即便是赵镝也有些压制不住那份窥视欲,他就像一个早就知道故事结局走向之人突然身处故事中,总想要去看看故事中描绘的那些雄姿英发的英雄人物究竟是何模样。
赵镝天生就不是那种畏畏缩缩之人,既然想要见一见周武王,那就找个时机安排一场巧遇就是,所以第二天便驾驭着三头怪往外城去了。
赵镝已经打探清楚,武王这两天都在外城专门处理异兽事件,所以想要寻他并不困难,难就难在如何在守卫重重之下和对方碰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