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七十三章 傅竖眼(1/2)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北魏老一辈四大猛将——奚康生、杨大眼、傅竖眼、崔延伯,魏军中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奚康生刺杀元乂事发被杀,杨大眼已经故去,崔延伯年近花甲如今还在关中征战,而傅竖眼,则是大魏定蜀神针。

    傅竖眼任梁州刺史数十年,今年已经是六十有四的高龄,还坚持在梁州刺史任上,镇守汉中抵御巴蜀的梁军北进,原因就是大魏实在是找不到能接替傅竖眼镇守汉中的人了。

    傅竖眼多年征战,身上大小伤无数,这几年身体和精神状况更是每况愈下,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如今已经无法再承担繁重的军务了。

    事实上,傅竖眼这些年除了镇守汉中,另外一件主要的事情就是年年上书朝廷,赶紧找人接替他的梁州刺史。

    而北魏朝廷的态度呢,每年文辞华美的诏书翻译过来都是一句话,“在找了,老傅你再坚持一年”。

    就这么,一年又一年的坚持过去了,日渐老迈的傅竖眼还在梁州刺史的任上干着。

    如果不出意外,无人可用的大魏,可能要在傅竖眼“死而后已”的累死在梁州任上,才会随便抓个擅守的人去顶包。

    之前北魏朝廷也不是没做过换人的尝试和努力,换到梁州刺史任上的叫元法僧。

    嗯,就是前不久在彭城起兵,把徐州送给南梁的哪位。

    本来傅竖眼在汉中这一带已经把所有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了,都不需要接手的人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只要接手的人老老实实守住剑门关、葭萌关就完事了。

    但是元法僧显然不是一个老实人,他一上任,就开始刮地皮。

    若是换到河东河北甚至是青徐淮北都无所谓,你刮,也就刮了,百姓逆来顺受惯了,哪个当官的不是这样呢?

    可傅竖眼不是这样的人,他在任的时候,极其的清廉,俸禄除了供养家人、幕僚、部曲,但凡有点多余的钱财,他都不存着,分发给贫苦无依的百姓。

    而且傅竖眼对汉中境内的各族百姓一视同仁,无论你是汉人、氐王还是羌人等等,在傅竖眼的眼里都是一样的。

    傅竖眼骇人的竖眼,只对敌军才会凶狠,对百姓,他永远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父母官,真正意义上的父母官,他把所有的百姓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看待。

    不止是北魏的百姓,连很多南梁益州境内的百姓受不了高额的税收压迫,都纷纷逃难到汉中,可见傅竖眼的民心所望。

    当然了...傅竖眼真正的亲儿子傅敬绍倒是不太成器。

    元法僧一顿刮地皮以后,一来汉中百姓习惯了傅竖眼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二来汉中各族也确实武德充沛,以前傅刺史对他们太好了,起兵叛乱心里实在是过不去,这回元法僧的暴行成功激起了山蛮的暴动。

    南梁趁火打劫,联络山蛮的同时,出兵数万接连攻陷了汉中南面的大小剑山(剑门关)、葭萌关,兵锋直指白水关。

    北魏朝廷无奈,急召已经快到淮北的傅竖眼回来,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剑门关、葭萌关已经丢了,白水关要是没了,汉中估计也就被梁军拿下了。

    白水关旧城失陷,守将梓潼太守苟金龙重伤不起,他的妻子刘氏带着魏军死守白水关仅剩的关城,而白水关的水井都在旧城,关城内无井,魏军靠着杀马喝尿和偶尔的雨水,硬生生坚持了一百多天,等到傅竖眼从淮北返回,带着援军来支援,才保住了白水关不失。

    话说回当下,傅竖眼的侄子虎牙将军傅敬宗匆匆策马而来,李苗晓得吊着夹板的元冠受行动不便,便主动掀开厚厚的布帘。

    至于马车上挂的帘子为什么冬天也是布帘,是因为这时候棉花在北方还没影呢,只在极南之地才有小范围种植,并未推广全国。

    山间刺骨的冷风扑面而来,把马车内有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