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五十九章 徐州乱(1/2)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遮天蔽日的黄沙,席卷了渭水南北的大地,暗黄色成为了关中大地的主色调。

    征西将军、西道都督崔延伯策马越上渭水旁的一处小山坡,遥遥地望着所部的五千骑兵抱着马脖子依次趟过渭水。

    已经没有时间假设浮桥了,兵贵神速的道理,李苗和元冠受懂,他崔延伯自然也懂。

    渭水上的船只早就被叛军搜罗一空了,为了快速度过渭水,崔延伯下令全军寻浅滩处泅渡,不惜一切代价度过渭水,追上撤退的莫折天生部众。只要能缠上哪怕一天,后续的齐王所率四万大军就能度过渭水。

    到了那时候,在岐州以南的大片平原上,足足八千具装甲骑可以冲毁这世界上一切敢于阻挡他们的敌人。

    别说二十万部落民里有没有七八万控弦之士,就是有,也不好使。

    只要能在岐州以南,渭水以北的平原上决战,就是天神来了都挡不住八千具装甲骑,他崔延伯说的。

    一旦让伪秦军撤回岐州以北的高原,到时候伪秦军和伪高平王的军队合流,或者撤回陇口,都是巨大的麻烦,会给关中的平叛局势造成不可逆的干扰。

    国债发了四个亿的“永平五铢”铜钱,海量的军费支撑下,西征大军完全不用为军饷和后勤担心。但是这也不意味着算上民夫、辅兵足足有十几万人的西征大军可以跟叛军旷日持久的耗下去,因为帝国的南方防线,也出了乱子。

    这个秘密目前在西征大军中,只有齐王萧宝夤和征西将军崔延伯知道,连在黄土高原上和高平军兜圈圈的北海王都不知道。

    今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宗室重臣,徐州刺史元法僧前些天占据彭城谋反了,元法僧杀了朝廷派来的中书舍人张文伯以及徐州行台高谅,投降南梁,北魏和南梁相交的淮河防线瞬间攻守局势逆转。

    元法僧谋反的原因也很简单,他是元乂的亲信。

    嗯,这位已故的骠骑大将军,死了也要继续出场折腾一下大伙。

    因为元乂谋反和胡太后的第二次临朝称制,胡太后为了安抚在外镇守的名臣大将,包括在北边和六镇对峙的李崇,南边和梁军对峙的元法僧等等大臣,给各地都派去了使节。

    本来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朝廷中枢的权力变更,总得处理一下政治大地震引发的余波,安抚各地守臣,让他们感受一下皇恩浩荡。

    但是元法僧明显想岔了,他觉得以自己跟元乂的关系,那不就是胡太后接下来的重点打击对象吗?中书舍人张文伯来彭城,肯定是带着皇帝和太后的旨意,要联合徐州的将领弄死自己的。

    于是越想越惊恐的元法僧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来了一个先下手为强,把中书舍人张文伯以及徐州行台高谅的脑袋都给砍了。

    煌煌大魏立国百年的底子在这呢,就算是现在北边六镇起义,西边叛军差点打到长安,也远不是只有徐州七郡二十四县的元法僧能抗衡的。

    想灭了元法僧,大魏有一百种方法,这点元法僧心里有数,他知道自己对抗不了魏军,所以干脆利落地投降了南梁。

    徐州四战之地本来就是军事重镇,是淮河防线的重要枢纽,得徐州者得江淮绝不是夸张。

    趁着北魏叛乱四起,这两年在淮河沿线频繁重拳出击的梁武帝萧衍闻得喜讯,连吃斋念佛都顾不上了,赶忙派遣散骑常侍朱异出使徐州加以抚慰,同时任命之前投降的北魏宗室元略为大都督,以武威将军陈庆之为主将率军前去增援元法僧。

    从这项人事任命里也看出了萧菩萨对于拿下徐州的决心,南梁自从四年前韦睿韦老虎去世以后,朝廷里最受萧菩萨信任的将领,就剩下陈庆之了。

    萧衍任人唯亲,韦睿这种扬名钟离的宿将其实已经跟了他几十年自不必多说,寒门出身的二品棋圣陈庆之陪着他兢兢业业下了十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