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藏在角隅之中。遥遥天地相接万里,雾暗云深,清卿呆得张大了嘴巴:“这是哪儿……”
“天涯。”
子琴握住清卿的手,将她的五指铺展在石碑表面铺展开。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蒙尘之下隐隐而动,清卿指尖稍一用力,便碎下一片尘土,石碑上的凹痕显露出来。
“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
读到一半,清卿忽地一拍手,眼前一亮:“师父,这便是《平沙落雁》啊!”
子琴点点头,莞尔静立,细细端详起清卿兴奋笑着的可爱模样。
不及读完这面碑文,清卿立刻蹦跳起来,像只撒了欢的野兔跑向下一面石碑之前。“断回肠,思故里,漫弹绿绮,隐三弄,不觉魂飞……”
又是一曲《玉妃引》粼粼见在石缝危崖边。
清卿欢脱的身影时隐时现在高低石碑顶,黑色的长发飘扬在身后,颤乎乎的睫毛一闪一闪。一直等到夕阳西下,两道火红色的斜影才重新靠近。子琴问道:“都看了哪些曲子?”
“有《高山》、《流水》、《潇湘水云》、《阳春白雪》……”
由于兴奋,清卿微微喘着气,衣衫浸透了不少汗珠。
子琴重新来到二人见过的第一面石碑之前,从袖中取出几块铜镜碎片,比对在石碑高处不少特定的位置上。只见凹石碎镜模模糊糊重合在一起,不取下来,宛若天成而嵌。
清卿恍然大悟,再回首浩渺无垠的怪石林,仿佛脑中已然有悠然琴声想起,弦箫相和,袅袅回荡在夕阳中。
随即,清卿也从衣衫里取出几块碎片,循着原位,将它们嵌回到这座《平沙落雁》碑原有的位置上。只见所有镜片尽,却仍是有不少遗落之处散布其中,空荡荡平坦坦,不知少了哪些音符。
清卿轻轻扯了扯师父衣袖,子琴回过身来。
“师父,等咱们回到山里去,闭关几年好不好?”
子琴惊讶而大笑,在清卿脑门儿上弹了个响栗子:“别人都争着下山玩儿,怎么清卿还要待在山上不走?”
“立榕山外面一点都不好。”清卿望着师父双眼,“山上有琴有箫,还有这么多好听曲子,山下却只有你争我抢的仇怨,总是没个头。”
红彤彤的夕阳映上一高一低两个身影,子琴点点头:“好,这次回去,我们哪儿也不走。”
“师父当真?”
“当然当真。”
转眼间,八月十二,离中秋只剩三日。
除了弹琴习术,师徒二人也不断在石林中寻觅各类遗散曲集,寻得草叶、手帕、石块之类抄录下来。夜半蝉鸣之时,清卿便自己寻来一根树枝之类,在草地上勾画着什么。
子琴来到清卿身后,细细读道:
“远杯交盏下小楼,风烟飞落满深舟。醉掩红扉寻香去,枝下长堪……”
“哎呀!”清卿一把捂住草泥上的字迹,“弟子乱写的,师父别看。”
子琴乐了,轻轻拨开弟子的手,继续念:“枝下长堪雪满头。”清卿羞红了脸,低下头,噘着嘴转过身去。
子琴揉揉清卿脑袋:“平日里见清卿不喜念诗,原来是深藏不露!”
仍是微微含羞,清卿低着头转过身子,悄悄问道:“师父……师父觉得,起一个什么名字好?”
“起名字?”子琴一愣。
“嗯。弟子那日随手吹出曲调,从未想过这首曲要叫什么名。”
“这样……”扶着下巴,子琴也渐渐沉思起来。这是弟子第一次自己写下的曲子,许是用上清卿的名字最好。
清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