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卷一 最后的和平 483 首届部首全会(下)(2/3)

便沉默了。

    徐来也沉默了。

    然后,徐来惊诧的看了一眼古建通。

    古建通是燕钊给徐来推荐的,徐来对古建通的了解仅仅是对方在泗水城时好像就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

    现在看来,燕钊给他推荐上来的这位农业局长,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古建通说的对的。

    他说的那些话,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

    在卫星城生产力水平过低的情况下,不可能大幅度提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因为一个人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是需要脱离生产的,至少是半脱离生产,意思就是不可能在读书的同时还干活。

    你读书,不干活,那就需要别人供养你。

    生产力如果低下,像古代,像封建社会,那么需要全家人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才能供养一个脱离生产的人去接受教育。

    生产力如果一般,像裂缝爆发前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人加班加点,也能供养一个脱离生产的人去接受教育。

    生产力如果发达,像以前的米国,只需要一个人朝九晚五,便能供养全家脱离生产。

    而现在的卫星城,显然是属于第一种情况。

    王敏悠悠的叹了口气。

    “所以说,没法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喽?”王敏道。

    古建通摇了摇头,“不是没法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很难大幅度、普遍性的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因为城池财政根本养不起这些人。不过还是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提高人口数量,更多的人口就可以供养更多的受教育人口。其二是发展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改变卫星城小农经济和农耕社会的情况。”

    “不过说到发展科技,问题就又回来了,因为发展科学技术需要大量的受教育水平极高的人才,所以……”

    说到,这里,古建通看了一眼徐来。

    徐来接过古建通的话道,“所以,古局长认为,我们目前只能先提高人口数量,然后供养一小部分人脱离生产,接受教育。再让这些接受过教育的人反哺卫星城,如此循环反复,是这个意思吧?”

    古建通重重的一点头,道,“不错,这个法子很笨,起步很慢,但却一定能行得通。”

    “好,说的很好,我赞同古局长的看法。”徐来为古建通鼓掌,旋即又道,“目前,我们分析出了卫星城诸多方面的不足。有财政方面,有人事、人员素质方面,有教育方面,有人口方面,有科学技术方面。但我认为,这些总结起来,应该还是人口数量和教育的问题。”

    “八十三万人口难以给城池财政提供充足的收入,同样也难以供养太多人脱离生产接受教育。教育方面的短板直接让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不可能,工业和农业也难以发展。同时还间接影响到了财政方面、人事方面、人员素质方面等等。”

    迟樱缓缓点了点头,道,“同意。”

    孙力道,“同意。”

    孔旋照、李云海及其他部门的首要领导也先后表示同意。

    确定了人口数量和教育方面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徐来再次就其他方面和各部门的首要领导深入交谈。

    卫星城的其他方面还是有不少问题的。

    比如说,工业产能问题。

    卫星城的工业产能等于没有。

    比如说,农业产值问题。

    卫星城的农业产值倒是有,但是效率低下,一个务农的成年男子基本上只能养活一两个人。

    比如说,能源问题。

    由于手握天然气矿的缘故,能源问题短时间不会掣肘到卫星城。但随着卫星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